中新网台州3月3日电(傅飞扬 徐佳婉)每天16时许,浙江省台州市天台县平桥镇屯桥村“红滤辉映”暖心小屋总会迎来一批小学生,他们拿出书本,认真地在书桌前写作业。而在另一边的工作区内,10余名女工井然有序地缝制滤布袋,一派忙碌景象。

“小宝,作业做好了吗?我们回家吧。”原来,这些小学生大多是该共富工坊员工的小孩,每逢工作日或周末加班就陪着妈妈上班,暖心小屋里桌椅、黑板、饮水设施等一应俱全,成了“代管”“托管”的好去处,解决了孩子放学和大人下班时间冲突的难题。

近年来,天台县聚焦民众就业难、加薪难、带娃难等问题,打造“我的工坊我的家”品牌,深入开展提质扩面行动——共富工坊内设置就业服务点、员工休息站、儿童托管所等,从软硬设施上全方位构建服务体系,使共富工坊真正成为发展之坊、富民之坊、强基之坊、暖心之坊。

“能在家门口找到这份工作,解决了我的燃眉之急,太开心了。”近日,在“红滤辉映”共富工坊办公区,带着两个孩子的陈梅(化名)在就业服务专员的指导下填写用工登记表,具备缝纫功底的她迅速被工坊经理人看中。

“我们实施‘三张清单’管理模式——产能清单全面排摸企业生产环节;用工清单将招工用工信息发布到村一级;剩余劳动力清单全面排摸掌握村民求职信息,实现工坊供需订单精准匹配、资源有效对接。”屯桥村党总支书记夏平祥介绍说。

夏平祥表示,他们还在共富工坊开设就业服务驿站,每逢月底开展基层服务就业集市日活动,联动人社、工会、妇联等部门,聚焦留守妇女等弱势群体提供精准就业服务,畅通招工匹配的“最后一公里”。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