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八大以来北汽新能源改革创新纪实

10月的中国蓝谷,天高云淡。金秋的暖阳下,一极狐汽车整齐排列,熠熠生辉。

时代的变迁,有历史为证。10年前的京南小镇采育,北汽新能源采育园区生机盎然,400辆北汽首款自主研发生产的纯电动轿车E150EV整装待发,拉开了北京市新能源乘用车大规模示范运营的序幕;10年后的今天,从北国到南疆,从滨海到高原,祖国的锦绣大地上,处处可见行驶在道路上的北汽新能源汽车。

非凡10年,驰而不息。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汽车工业跑出了转型发展的“加速度”,绘就出一幅波澜壮阔的时代画卷。

这10年,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从一颗菁菁幼苗,成长为郁郁葱葱的参天大树。

这10年,北汽新能源在实现汽车强国梦想的道路上砥砺前行,书写下高质量发展的华彩篇章。

践行使命担当,传递卫蓝力量

位于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的中国蓝谷,是北汽新能源全球研发与技术创新中心,每天在这里工作的员工都能在研发大楼内看见一句醒目的标语——“发展新能源汽车是我国从汽车大国迈向汽车强国的必由之路。”

这是新时代中国汽车工业发展的历史方位,也是北汽新能源不懈追求的奋斗目标。

2017年9月,北汽新能源全球研发、营销和运营部乔迁中国蓝谷——北京新能源汽车技术创新中心。

时间回溯到2009年,中国以1300余万辆的产销业绩,首次超越美国成为世界第一汽车大国,中国汽车产业由此进入全新的发展阶段。面对愈加严峻的能源危机和环保压力,国务院发布《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12—2020年)》,提出以新能源汽车为突破口,加强自主创新,培育自主品牌,形成新的竞争优势。北汽新能源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孕育而生。

从成立至今,北汽新能源始终锚定绿色发展的战略方向,聚焦纯电动乘用车领域,在业内率先实现了从产品设计、研发创新、生产制造、营销推广、充换电运营、租赁服务等全价值链的联盟化布局,建立了良好的产业协作发展战略伙伴关系,带动一大批上下游企业业务快速增长,共同打造绿色经济新的增长极。

2014年,北汽新能源面向全社会发布了以人、车、环境和谐共生为核心的卫蓝文化理念,首次提出“卫蓝梦”发展愿景,并启动凝聚伙伴力量、引领事业发展的“卫蓝行动”。历经“卫蓝先锋”“卫蓝众创”“卫蓝众享”“换然E新”到“卫蓝合伙人”,北汽新能源的卫蓝行动内涵不断丰富,并吸纳众多的公众、车主及行业伙伴共同参与和践行。

2014年3月14日,北京市第一个摇号上牌的纯电动汽车用户选择购买了北汽新能源E150EV,从那一年开始,北汽新能源连续六年蝉联国内纯电动汽车销量桂冠。截至目前,北汽新能源销售纯电动汽车累计约60万辆,自主建设各类充电桩超15万根,累计行驶里程400亿公里,相当于绕地球行驶98万圈,综合节能减排664万吨,相当于植树2425万棵。

北汽新能源还率先启动新能源汽车“十城千辆一元体验”活动,首创国内新能源汽车分时租赁业务模式,打造分时租赁,面向全社会推广和普及新能源汽车;率先进行换电技术和电池梯次利用的布局,提供全球领先的“光、储、充、换”一体的能源服务解决方案,在北京、厦门、广州等全国22个城市投放约3.4万辆换电车型,累计建站280座。从全国两会、APEC会议、北京世园会,到北京冬奥会,北汽新能源多次承担国家大型盛典的服务保障工作,以国典品质诠释国企担当。

在国家产业政策的指导和北汽新能源等行业开拓者的推动下,10年来,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实现了历史性的跃升,2021年累计销售超过352万辆,市场占有率提升至13.4%,连续7年位居全球第一,中国新能源汽车的“艳阳天”已经到来!

卫蓝梦,是我们重新拥抱碧水蓝天、共同创造美好生活的幸福梦,是建设生态文明和世界级企业的奋斗梦,是致力新能源汽车产业由大变强、人车环境和谐发展的中国梦。

时光不老,初心依旧。卫蓝事业的星火已成燎原之势,卫蓝行动的正能量正持续迸发。

坚持创新驱动,矢志做强自主

2009年11月,北汽新能源公司成立伊始,全国政协副主席、时任科技部部长万钢就莅临园区。他语重心长地说,新能源汽车是新兴产业,北汽新能源一定要坚持自主发展的道路,勇于实现弯道超车。

沿着发展新能源汽车国家战略方向,党的十八大以来,北汽新能源人始终胸怀大局、围绕大局,以创新为源动力,将技术创新放在企业经营的第一位,秉持“市场驱动、集成创新、内生进化、精益求精”的研发理念,不断完善满足未来美好出行的技术解决方案,用技术突破引领智慧出行,打造出自主品牌新能源汽车向上发展的“北汽样本”。

10年来,北汽新能源聚焦纯电动乘用车领域,构建多元化产品体系,在纯电动汽车行业最早实现了“大中小”“高中低”产品全覆盖;打造了“达尔文系统”技术品牌,构建了BE11、BE22、BE21三个整车研发,推出EMD3.0一体化智能电驱、全天候电池技术、大功率充电技术等一系列国际国内领先的新能源汽车新技术;荣获多项国家级、省部级、行业级科技奖项,其中“电动汽车三电关键技术与产业化”项目荣获中国汽车工业技术进步一等奖,“新能源汽车网联大数据关键技术及国家监管”荣获北京市科学技术奖科技进步奖一等奖。

2019年7月22日,北汽新能源斥资20.51亿元打造、建设面积5万方米的新能源汽车试验中心正式落成启用。

10年来,北汽新能源建立起一支以三电技术、智能网联团队为核心的2000人的研发队伍,完成6124项专利申请,累计承担国家级、省部级科技项目70项;建立研发技术标准体系,制定企业标准2159项,参与90项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的制定,荣获国家发改委、科技部等评定的“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连续三年在中国汽车企业创新“安亭指数”榜上有名,成为全球首家获得TMMi-3级认证的车企。整合全球优质资源,建成覆盖5国7地纯电动车研发中心;投资20多亿元,建成全球领先、验证内容最完备的新能源汽车试验验证中心,覆盖6大关键核心领域,拥有88个试验室;牵头组建国家新能源汽车技术创新中心,为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的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强大的技术后盾。

进入电动汽车发展的下半程,北汽新能源在智能化领域持续发力,从智能驾驶、智能座舱、智能互联等方面打造“全新一代”智能汽车核心竞争力。2020年10月,自主开发高端电动汽车品牌“ARCFOX极狐”首款车型阿尔法T上市;2022年7月,极狐阿尔法S全新HI版正式批量交付,成为国内首款搭载华为HI全栈智能汽车解决方案、首款支持城市道路高阶智能驾驶的量产新能源汽车。

2021年初,北汽新能源自主创新再迎高光时刻,北汽新能源向麦格纳下属斯太尔美国公司技术许可基于自主开发BE21的整车电子电气架构知识产权,许可费共计1.92亿元人民币。这是中国汽车自主品牌的首次“技术出海”,也是北汽新能源献给建党百年的最美答卷。

坚持改革破题,激活发展动力

2018年9月27日,上午9时许,上海证券交易所一片红彤彤的喜人景象,随着一声清脆的锣鸣,中国新能源汽车第一股“北汽蓝谷600733”诞生!

千里之外的中国蓝谷,以及常州、青岛、镇江等产业基地,全体北汽新能源人为之欢呼雀跃。多年的艰苦跋涉,在这一刻化为最灿烂的笑容。

2018年9月27日,北汽新能源(北汽蓝谷600733)通过重大资产重组正式进入资本市场。

北汽蓝谷的上市,是北汽新能源10年来以市场化为导向,深化体制机制改革的一个缩影。从2009年成立至今,作为北汽集团改革的“特区”和“试验田”,北汽新能源以敢为人先的姿态创造了多个第一,在国企改革的诸多方面都走在了全国前列——

第一家独立运营的新能源车企,第一个实现股份制改造的新能源车企,北京首批进行混合所有制改革的企业,北京首批实现员工持股的市属国企,中国新能源汽车第一股,10年来,北汽新能源积极贯彻落实关于深化国企改革的各项方针,积极构建、不断增强市场化运营机制,进一步强化资本运作,增强企业经营的主动性和抗风险能力,不断提高现代化企业治理能力和治理水,相继获得国家级管理创新一等奖3项、二等奖5项,北京市管理创新一等奖7项、二等奖7项。

党的十九大提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此时的新能源汽车行业,也正面临着由政策驱动向市场驱动的巨大转型。惯了To B业务的北汽新能源在向To C业务转型过程中,也深深体会到“大象转身”的阵痛——核心技术、关键资源、品牌积淀不足,外延式增长模式尚未扭转,最关键的是忽视了“以客户为中心”的市场化竞争意识的培养。

“只有改革才有出路,只有变才有希望。”面对外部环境的深刻变化与自身发展质量不高的问题,北汽新能源深刻认识到,唯一的解决措施就是改革,就是要紧紧抓住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条主线,通过实现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和动力变革,捋顺一切阻碍和不适用于高质量发展的顽疾。

围绕质量变革,加大自主创新力度,聚焦动力电池、核心零部件、电控技术、轻量化、智能化、快充技术等方面突破技术瓶颈,打造高阶智能网联纯电动汽车ARCFOX极狐,实现自主品牌向上突围。

围绕效率变革,聚焦主业,瘦身健体,以壮士断腕的勇气,积极稳妥腾退化解旧动能,以目标为导向配置人、财、物资源,以科学管控提高劳动生产率和资本回报率,推动产业链再造和价值链提升。

围绕动力变革,进一步激活组织的创造力,全面深化干部选任制度改革,优化专业技术人才的职业成长路径,健全以价值创造为导向、与业绩考核紧密挂钩的激励约束机制和退出机制。

改革不断从企业经营管理层面向干部员工思想层面延伸。如今的北汽新能源,一场“人人都是PM(产品经理)”的思想变革正蔚然成风,从产品定义到功能开发,从资源投入到内部协同,所有的经营活动都围绕客户转,围绕市场终端转。内部市场化这只无形的手,指挥着业务的流向,驱动全员奔向同一个目标。

改革没有完成时,只有进行时。前进的力量,将在改革中积蓄;前进的障碍,将在改革中攻克;前进的问题,将在改革中解决。

坚持开放融合,构建产业生态

2017年6月1日,在德国柏林,北汽集团与戴姆勒就其战略入股北汽新能源签署框架协议;2018年3月8日,戴姆勒大中华区通过股权收购,正式成为北汽新能源的股东之一,两个世界500强企业再谱深化合作的新篇章。

2018年6月18日,北汽新能源与具备全球领先的整车工程开发技术和高端制造能力的麦格纳签署合作协议,共同开发高端智能电动汽车;2019年7月,北汽新能源与麦格纳合资的智能工厂在镇江正式落地,这是继奥地利格拉茨以外,麦格纳在全球的第二个整车制造工厂。

2019年1月28日,北汽新能源与华为签署全面业务合作协议,联合设立“1873戴维森创新实验室”,共同开发面向下一代的智能网联电动汽车技术。2022年5月7日,北汽新能源与华为联合举办发布会,宣布有着 “智能驾驶系统世界最强”称号的极狐阿尔法S全新HI版正式上市。提前洞见汽车行业数字化革命的北汽新能源,再次在智能网联电动车的赛道上领先一个身位。

2022年7月16日,北汽新能源和华为联合开发的高阶智能电动汽车极狐阿尔法S全新HI版,在北汽蓝谷麦格纳高端智造基地正式开启批量交付。

在变革的时代,融合发展、协同创新已是我国汽车产业跨入全球化、迈向新时代的必经之路,跨行业、跨领域融合创新和更加开放包容的国际合作成为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时代特征,极大地增强了产业发展动力,激发了市场活力,推动形成互融共生、合作共赢的产业发展新生态。

基于对行业发展趋势的洞察和自身开放共享的经营理念,北汽新能源从成立之初,便深刻明白“一枝独放不是春”“独行快,众行远”的道理。在创业之初,北汽新能源就与宁德时代、孚能科技、国轩高科、普莱德、大洋电机等产业链伙伴密切合作、协同创新,并积极引入英飞凌、西门子、博世等国际知名供应商,助推彼此快速成长。

同时,牢牢把握新能源汽车发展势头,与百度、苏宁、京东、科大讯飞等互联网企业携手,在自动驾驶、智能网联、大数据、语音交互等领域进行合作,并与麦格纳、华为等国际顶尖企业开展深度战略合作,引领新能源汽车行业发展。

北汽新能源还与德累斯顿大学、北理工、北航等高校建立了紧密的合作关系,推进新能源汽车前瞻技术的研发和产业化发展。同时,北汽新能源还积极发起并成立北京新能源汽车协调创新中心、智能网联联盟、国联研究院、充电联盟、物流联盟、停车联盟、充换电联盟等行业重要组织和机构,推进新能源汽车科研成果的产业化应用落地。

10年间,北汽新能源的“卫蓝朋友圈”直接推动了新能源汽车的产业化进程,培育了用户和市场,提振了社会各界的信心和预期,以一己之力撬动了千亿级的社会资本,助推了宁德时代等一批估值千亿的新能源汽车核心零部件供应商成为各自领域的独角兽,为整个市场带来了繁荣,推动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呈现“大潮奔涌逐浪高”的壮阔景象。

坚持党建引领,铸就坚实根基

2020年1月17日,北汽新能源第二次党员代表大会在北京采育国际会议中心隆重召开。

在北汽新能源成立10周年重要节点召开的这次重要会议,首次提炼出北汽新能源人的初心和使命——不断满足人民对美好出行生活的向往,全力推动中国由“汽车大国”迈向“汽车强国”;会议同时明确,公司发展的根本保障是坚持党的领导,加强党的建设,不断强化党建与经营工作的深度融合,提高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能力。

这些掷地有声的话语,是对北汽新能源坚持抓好党的建设,引领企业高质量可持续发展的高度结,是对凝聚全体干部职工精神合力,开启下一个十年崭新征程的行动宣言。

2020年1月17日,北汽新能源第二次党代会在北京采育国际会议中心召开。

“坚持党的领导、加强党的建设是国有企业的‘根’和‘魂’。”党的十八大以来,北汽新能源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两个一以贯之”,以首都国有企业的首善标准,聚焦高质量发展和“高新特”产业结构调整,强化党组织在企业改革发展中把方向、管大局、促落实的作用,贯彻落实全面从严治党,提出了党建工作“政治导向、价值导向、问题导向、创新导向”四个导向党建理念,打造“卫蓝红帆”党建品牌,着力构建北汽新能源“大党建”工作格局,按照“一张网络布到底”“一把尺子量到底”“一张蓝图绘到底”,将党建工作融入到企业经营管理的每一根毛细血管。

坚持把企业党组织内嵌到公司治理结构之中,通过完善公司章程和“三重一大”制度,明确了党委会研究讨论是审议公司发展战略、改革改制等重大事项的必要前置条件,落实党组织在公司法人治理结构中的法定地位。

强化党建工作责任制,建立党建工作价值评价体系,构建7个方面72个细化的指标体系,让党建工作能够量化考核、数据化呈现。通过多年的检验,逐步形成了具有新能源特色的党建考核与评价体系。

深化党建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10年来,培育和创造性提出园区党建、项目党建、产业链党建等党建模式,推动党建与企业经营工作“四个同步”;实施“基层党组织战略执行伙伴(HCOBP)”项目,统筹抓好公司战略下组织、文化、人三方面工作,激发组织创造力。建立企业党建研究中心和人才评价中心,党建创新模式对外输出取得突破,科学化的人才评价和培养机制逐步建立。“基于国有企业体质机制改革的党建现代化创新及实践”项目获得第33届北京市企业管理现代化创新成果二等奖。

大力推进“文化强企”战略,融合国企党建文化、市场化企业狼性文化、互联网企业开放共享文化、国际化企业职业文化等四种文化,构建以卫蓝事业为共同愿景的“卫蓝文化”,把全体干部职工紧紧凝聚在卫蓝事业的旗帜下。 强化群团组织作用发挥,开展“全员六大工程”“青春合伙人”等创新创效活动,公司相继荣获“首都劳动奖状”“全国五四红旗团委”称号。

积极履行企业社会责任,通过雪绒花扶贫助学计划、书路计划、2022圆梦计划、产业扶贫、企校融合精准扶贫、国家重大活动志愿服务等扶贫公益活动,传递卫蓝大爱。积极发动公司全员投身疫情防控一线,组织一千余名职工无偿献血支援国家血库,通过中组部、北京妇女儿童发展基金会、北京青少年发展基金会等组织捐款50余万元,在疫情防控中彰显时代担当。

以党的领导为“根”,以党的建设为“魂”,不负时代、守正创新,北汽新能源将始终牢记卫蓝初心,自觉肩负汽车强国使命,让党的旗帜在卫蓝事业的新征程上高高飘扬。

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奋进的步伐永不停息。

党的十八大以来,北汽新能源人用10年的付出,推动了中国新能源汽车令世界瞩目的成就与变革,也将先行者的无畏精神和家国情怀融入了自己滚烫的血液中。

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站在党的二十大即将胜利召开的历史交汇点上,美丽中国更加多姿多彩,伟大使命更加催人奋进。

勿忘昨天的艰辛辉煌,无愧今天的使命担当,不负明天的强国梦想,卫蓝人将不忘初心,砥砺前行,沿着高质量发展的道路,把光荣与梦想写在历史的深处。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此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