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过后,津城又遇降雪天气,气温骤降加上路面湿滑,因跌倒摔伤就诊的人多了起来。天津市第三中心医院全科医学科孙瑶表示,老年人因反应慢,协调能力差,自我保护能力不足,再加上骨质疏松,特别是老年女性,摔倒时可能导致严重的损伤,重者可能危及生命。

据中国疾病监测系统的数据显示,跌倒已成为我国65岁以上老年人因伤致死的主要原因。对老年人而言,跌倒不是一件小事。提醒每位老年人和老年人的照护者,主动预防老年人跌倒。摔倒原因有多种,主要的有环境因素和自身原因两个方面。

在寒冷的冬季,路面都比较光滑,一些老人反应比较迟钝,还有的老人在外出时喜欢穿很多衣服,行动不是很方便,这样老年人很容易摔倒骨折。人到老年,一些器官功能都发生了减退,视力下降,会因看不清东西而意外滑倒;有的老人从低位到高位时经常会发生一过性脑缺血,使大脑供血不足,出现眩晕、摔倒的情况;有的老年人还有肢体功能障碍、平衡障碍等情况,关节活动不灵便或平衡感不好时,人也很容易摔倒。

如果想要预防老人跌倒,降低跌倒所造成的伤害,需谨记以下七大防跌措施:

1.居家室内宜明亮、走道保持通畅,不要堆积杂物,阶梯最好安装有颜色贴条或止滑条。

2.地面进行防滑处理,在卫生间、马桶、楼梯等位置安装扶手,以便让老人起身时保持身体平衡及稳定性。

3.如果老人活动时需要辅助器,最好有人协助行动,动作宜缓慢且渐进。

4.某些药物可能会引起头晕等副作用,进而增加老年人跌倒风险。如果老人需要服用这些药物,家人应提醒老人服药后要先休息,行走时脚步宜慢。

5.老年人应穿着合适衣裤、防滑鞋,因为太长或太宽的衣裤可能会造成跌倒。

6.科学锻炼有助于降低老年人跌倒和因跌倒导致骨折的风险,冬季和假日老年人不要中断锻炼习惯,天气不好时可改为室内锻炼。

7.雨雪天气老年人应尽量减少出门。老年人出门时,要放慢走路速度,穿防滑鞋,双手不要插在衣兜里,必要时要使用手杖。要选择地面平坦、障碍少、有扶手、光线好的路段行走。特别要注意上下楼梯、滚梯、台阶时,要慢行、站稳。

如果跌倒了,如何将身体损害降到最低?

摔倒后,一定不要着急站起来,也别用力按揉,应原地感觉一下自己的伤情,如果意识清醒并且伤势不重,自己便可起来慢慢活动。如果感到活动困难,这时就应求助路人或是拨打急救电话。一般大腿和手腕骨折较轻的,还能勉强活动;如果腰疼,千万不要随意乱动,因为腰椎骨折后如果随意活动,很可能造成关节脱位,严重时下肢可能瘫痪。此时应该尽快呼救,也不宜随意背抱伤者,而是要用硬板将伤者抬到医院,最好拨打医院急救电话由专业医护人员救助。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