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朝阳区西坝河西里社区,藏着这样一个宝藏小院——“阳光小院”。党员汇聚“微力量”,探索自治“微模式”,让“阳光服务”激发自治,让“阳光生活”共建共享。

据了解,西坝河西里社区24、25号居民楼紧邻北三环,共有178户。小区始建于20世纪80年代,曾面临院落陈旧、设施老化、管理不足等普遍问题。如今,这个小院干净整洁、文明有序,是西坝河西里社区的标杆楼院,被称为“阳光小院”。

如此变化得益于小院党支部——西坝河西里社区第五党支部的引领带动。他们整合党建资源,发挥骨干作用,吸纳优秀人才,成立阳光小院志愿服务队。


(资料图)

一个小院就是一块“责任田”。阳光小院志愿服务队依托香河园街道“六微”治理模式、“街统格办”机制,结合小院实际特点,建立了“六五五”工作法,实现人在院中行,力在院中聚,难在院中解,情在院中结。

“六”即组建志愿者单元格委员会。形成共建共治、治安调解、公共卫生、社会福利(老龄)、文体教育、物业管理六个工作小组,做到分工明确、各司其职,实现既有分工又有合作,力促小院各项工作有人管、有人理、有人做。

“五”即践行为民服务宗旨。开展全心为民、热心助民、悉心便民、愉心乐民、丹心惠民的“五心”服务,切实将为民服务落到实处、落到深处。

“五”即制定“五方协同”工作机制。小院党支部坚持党建引领,汇聚单元格委员会、物业企业、物业管理委员会、小区居民五方力量,打通社区治理最后一公里。

阳光小院志愿服务队积极探索“党建+”治理模式,实现以党员带头建队伍、支部协同聚合力、党群议事解民忧的自治方式,让老旧小院变成幸福港湾。

建立“线上+线下”双向议事,依托居民议事厅平台,畅通社情民意反映渠道,健全议事协商规则,规范“集、议、决、督、评”工作流程,推动楼内事楼内解决。同时,探索发展指尖议事,发挥居民微信群纽带作用,发起金点子、征集令、诉求箱等议事活动,集合居民建议及实际需求推进微创享,推动楼院问题自治。

此外,通过家门微服务、楼门微自治、网格微创享、小区微动员、社区微营造、全域微更新等方式,联动调配多方资源,制定便民服务菜单,实现居家式点单,打通主动治理的“神经末梢”。

至今,小院围绕“垃圾分类”“居民公约”“邻里守望互助”“小院惠民工程”等主题开展议事协商20余次,解决居民诉求30件,先后增建小区停车位26个,安装太阳能路灯7处、充电桩10处,改造雨污管网10余处,就地化解矛盾纠纷60余件,真正做到为群众解难事、办实事、做好事。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