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考古研究院11日对外公布山西永济东丰路战国至秦墓葬发掘资料,该遗址出土器物组合以晋文化特征为主,可见秦文化对晋文化的影响。

山西永济东丰路战国至秦墓葬位于山西省运城市永济市东丰路东侧,北邻晓朝遗址汉墓群,属于晓朝遗址范围。2022年2月至6月,为配合永济市仁盛源药业口罩和防护服项目,山西省考古研究院、运城市文物保护中心、永济市文物保护中心组成联合考古队对项目范围内的古文化遗址进行抢救性发掘清理。

此次发掘总面积1500平方米,共发现125处遗迹现象,包括龙山至汉代灰坑111个,墓葬20座,水井4口。墓葬类型较为丰富,主要集中于战国至汉代时期。共发掘11座竖穴土坑墓,6座瓮棺葬,3座瓦棺葬,1座迁葬合葬墓。

瓮棺葬在新石器时代前期就已出现。此次发掘的瓮棺葬及瓦棺葬与晋南地区之前发掘的侯马铸铜遗址、侯马乔村墓地、天马——曲村墓地的瓮棺葬及瓦棺葬的葬具、形制不尽相同,具有秦文化特征,时代应为战国晚期至秦。

 

永济市春秋属晋,战国属魏。此次发掘的M11、M12出土的陶器组合仍具有较强晋文化特征。两器瓮棺葬的盆——瓮组合从之前的发现研究来看,主要分布在关中及其邻近地区,而且是关中地区的主要组合形式,可见战国晚期至秦时期秦文化对于晋南地区的影响。

考古人员表示,此次发掘墓葬形式较为丰富,为永济地区战国至秦墓葬形制研究提供了实物资料,并且可与永济地区的赵杏墓地、晓朝汉墓群结合起来,对于研究当地历史文化演进具有一定意义。(完)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