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与汪美(化名)的沟通中,她曲折的经历和朴素的乐观令人印象尤为深刻。


(相关资料图)

在外人眼里,这位48岁的单亲妈妈日子过得抠抠缩缩。她所要面对的,是漫长的乳腺癌治疗,独自一人养育孩子的经济负担,和亲人自顾不暇后的孤立无援。

“回想这几年是怎么走过来的,我自己都不敢相信。”汪美说,她很开心自己还活着。

从某种程度上,汪美也是一类乳腺癌患者的代表。医生的关心、社会各界的帮助、政策的加持,支撑着她们走过治疗时痛苦的日子,支撑着这些朴实的家庭越过人生的沟壑。

解开心结,与命运抗衡

经济状况窘迫,这是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乳腺科医生们对汪美的第一印象。

门诊、穿刺手术、确诊乳腺癌,科室医生替汪美预约住院、登记好信息,好不容易排上了床位,医生给汪美打了好几次电话,却迟迟不见她出现,“汪美,你怎么不来动手术?”

单是“乳腺癌”三个字和后续的治疗费用,就把汪美吓得退缩了脚步。因为家中曾有长辈因为肺癌去世,汪美一直觉得乳腺癌是不治之症。她如实回答,“乳腺癌,肯定没得治了。”

汪美害怕生病,也害怕花钱。命运似乎没有眷顾这名48岁的母亲。被前夫抛弃后,她带着孩子净身出户。为了生存,汪美每天打几份工——白天带着女儿做零工;晚上女儿在出租房入睡后,她再次出门做钟点工。用她自己的话说,“像老虎一样搏命”,直到2017年被确诊乳腺癌。

“只要来治,就有很大希望。如果不治,复发之后希望就比较渺茫了。”电话那头,医生反复劝说。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乳腺科主任王曦教授介绍,虽然乳腺癌已经超越肺癌成为全球发病率最高的恶性肿瘤,但乳腺癌患者的总体生存率很高,“局限未转移的早期乳腺癌患者的5年生存率高达99%,已经扩散到邻近组织、淋巴结,但还没有出现远隔器官转移的区域性乳腺癌患者5年生存率也可达到86%[1]。汪美是2A期的乳腺癌患者,属于早中期。”

和患者打交道多年,王曦大夫表示,经济负担确实是临床医生在诊疗过程中经常面临的一个问题。他表示,乳腺癌患者在疾病早期接受治疗,往往能获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通常而言,越早接受规范化治疗花费越少;一旦到了晚期,往往花费更多,效果还不尽如人意。因此,树立早诊早治的理念,不仅有助于提升治疗效果,也能从经济上降低患者的治疗负担。”

“作为临床医生,我们面对是一个个有思想的活生生的人。”王曦大夫说,多年来,科室一直强调人文关怀,入院时医生不光会询问患者的疾病情况,也会抽空闲聊几句,了解患者大致的家庭背景,“比如汪美,家庭情况比较特殊,后面医生们也加了她的微信,遇到问题或者困难我们都尽可能帮助解决。”

汪美的主治医生、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叶锋教授表示:“在患者进行选择的过程中,如果医生能够有更多耐心来解答患者提出的问题,对于他们提升理解、做出选择是非常有帮助的。”

在医生的劝导下,汪美决心与疾病展开抗衡。

手术很顺利。出院那天,医生体恤汪美的不易,帮忙叫了辆网约车,直接把她送回了家,还替她付掉了100多元的车费。

医生们都理解这个单亲妈妈的难处,“她反复跟我们说,攒钱是为了供女儿读书,女儿成绩不错。知道她不容易,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我们也尽量给予她一些帮助。”叶锋大夫说。

2017年刚确诊乳腺癌时,汪美尚有广州职工医保。开始治疗后,工厂借故辞退了她。医生们绞尽脑汁安排治疗进度,将花费较多的治疗项目赶在2018年她的广州职工医保到期之前做完。让她得以不间断地接受规范化的治疗,经济负担大大减轻。

被微光照亮,也照亮别人

罹患乳腺癌后,考虑到老家江西的父母年事已高,汪美不敢将自己患病的消息告诉他们。两个姐姐体弱多病,哥哥也肩负着一家老小的生计,自顾不暇。

在汪美感到无助的时候,不仅从医生的关怀与专业指导中获得了与癌症抗争的勇气与力量,来自社会各界的善意的微光,也在黑暗中为她托起了希望。

一路走来,汪美接受了政府部门不止一次的救助,民政局、镇政府、妇联、街道办和社区都曾对她多次施以援手。

女儿的班主任听说了她的情况,发动学生家长进行了募捐。参加女儿初中家长会的那次,正逢汪美化疗掉发,她犹豫要不要参加,老师安慰她,“没关系,人吃五谷杂粮怎么可能不生病?别担心人家瞧不起你。”

患病后,汪美不方便从事重体力劳动,最窘迫的时候,吃饭都要盘算半天。社工体谅她的处境,替她申请了在“长者食堂”解决一日三餐,每月还会赞助一包米、两斤油。

来自社会各界的热心帮助,让汪美的抗癌路走得更加顺利,而她也借此教导女儿要懂得感恩。从小学开始,女儿便在社区报名参加志愿者活动,给老人讲故事、编排文艺节目。6年过去了,她像当年被帮助一样,反哺社会。

汪美发现,志愿者活动在潜移默化中改变了女儿的性格。以往,因为缺乏父母的陪伴,加上母亲重病,女儿内向、敏感、不自信。每次开学季,女儿总会问她,“为什么人家都有父母亲送,我却没有?”她清楚妈妈的病情,也害怕亲人有一天会离自己而去。

“觉得愧疚。”汪美提了好几次。她很清楚那种感受:是一种亏欠,觉得自己亏欠孩子太多。社区的志愿者活动,让女儿变得开朗,这令她感到欣慰。

如今,距离手术已经过去了近6年,汪美身体状况良好。在临床上,患者若是5年内没有出现癌症复发和转移,就被视为临床治愈。王曦大夫解释,乳腺癌治疗良好的效果不光得益于治疗手段的增加和精准化,还取决于“全程管理”理念的落实。在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乳腺癌患者在第一次手术后,医生会制定详细的治疗方案书,清楚告知患者每一阶段的注意事项。医院还有专门的随访中心,对治疗后的患者定期跟踪,关注他们的康复状况。

“生病后凡事不要想太多,就像医生告诉我的,积极治疗,乳腺癌患者带瘤生存完全有可能。”汪美早就适应了生活的艰辛,供女儿读书,这个心愿支撑着她走过治疗时痛苦的日子,支撑着这个朴实的家庭,越过人生的沟壑。

“大医治未病,在没有发生乳腺癌之前做预处理,这是最好的预防。”王曦大夫提醒,女性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管理情绪、管理作息,40岁以上女性建议每年做一次乳腺x线检查,实现早诊早治。

参考文献

[1] National Cancer Institute. Breast Recent Trends in SEER Relative Survival Rates, 2004-2018[OL]. . https://seer.cancer.gov/statistics-network/explorer/application.html?site=55&data_type=4&graph_type=2&compareBy=relative_survival_interval&chk_relative_survival_interval_1=1&chk_relative_survival_interval_3=3&chk_relative_survival_interval_5=5&hdn_sex=3&race=1&age_range=1&stage=106&advopt_precision=1&advopt_show_ci=on&hdn_view=1&advopt_display=1.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