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一杯奶茶的钱,就能买到一份隔离险,一旦被隔离,一天就能‘躺赚’几百元,隔离险要不要咱也来一份?”看到网上销售的隔离险产品宣传,可能不少消费者都会心动不已。可实际上,隔离险可不是让人随意“薅羊毛”的。有投保需求的消费者,一定要看清产品的保障范围和免责条款,再决定要不要购买,免得花了“冤枉钱”。
一度成为“网红”产品
据了解,市面上的“隔离险”不少是在交通意外险基础上拓展出“隔离津贴”的保障功能。这类产品的保费从几元到几十元不等,保障期限少则一个月,多则一年,其中“隔离津贴”的标准基本在每天150元到2000元之间。
比如一家第三方平台上销售的“疫情隔离津贴险”就规定,出生满28天至70周岁均可保障,保费每月最低只有6元多,而强制集中隔离每天最高可领取500元的隔离津贴,最长可领30天,保障期限为1年。此外,还可同时获得乘坐火车、飞机、轮船、汽车等多种交通工具的意外身故、伤残保障,意外伤害保障,新冠肺炎身故保障及新冠确诊一次性津贴。
因为保费不贵,这类产品受到了很多担心自己因疫情被隔离而遭受经济损失的消费者关注。甚至有些消费者认为购买了这类隔离险,自己一旦真的被隔离,就能每天“躺赚”几百元甚至几千元。
春节期间,一些隔离险产品更是趁机搭上了机票、火车票的“便车”,与飞机票、火车票等搭配出现,一度成为“网红”产品。
免责范围各有不同
如果您认为隔离险就是一只能让人轻易薅到毛的“肥羊”,那可就错了。在成为“网红”的背后,许多消费者也对这类产品进行了投诉。有投诉平台数据显示,有关隔离险的投诉多达上千条,其中很重要的一个问题就是“理赔条件苛刻”。一些保险公司在宣传中片面强调了隔离险产品价格低、赔付高,对于免责条款则有所淡化,给消费者造成了误导。
有业内人士指出,隔离险产品保费较低,保险公司为控制理赔成本,自然会详细制定免责条款。但在产品宣传时,这些免责条款也应当给予强调,让消费者心里明明白白。
比如有些规定居家隔离不赔;次密接人员被隔离不赔;非自费隔离不赔;属于全域管控的不赔;投保时已经处于中高风险地区的不赔;投保时已经确诊或者疑似感染的不赔;投保前尚未解除集中隔离、居家隔离或医学观察状态的不赔等。
有些产品还规定,明知道某地已经被列为中高风险地区,仍然前往该地,在返回后被隔离的,也不赔。也就是说,如果因为工作需要到某中高风险地区出差,担心返回时被隔离而投保的,就不能得到赔偿。
有的产品还设置了等待期,有时也会给消费者一个措手不及。比如看到自家隔壁的小区被列为中高风险地区,赶紧购买了隔离险,结果还没等到产品设置的等待期结束,自家小区也被列为了中高风险地区,这样即使等到产品生效,也仍然无法获赔。
事实上,不同隔离险产品,免责范围也有不同,消费者购买之前可以多了解几款产品,比较一下。
监管层日前出手规范
“网红”隔离险,同样引起了监管层的关注。近日,中国银保监会发布了《关于规范“隔离”津贴保险业务经营有关问题的紧急通知》,要求保险公司不得通过欺骗、隐瞒或者诱导等方式,对保险产品的保障责任等重要情况做出容易引人误解的宣传或者说明,不得以博取消费者眼球为目的,进行片面宣传和恶意渲染炒作。
保险公司要在产品销售过程中充分履行说明义务,对保险责任、责任免除以及理赔条件等进行充分说明,并对免责条款做出足以引起投保人注意的提示和说明。
保险公司还应做好相关业务的解释和后续保险理赔服务,不得无理拒赔,影响消费者的正常理赔诉求。
对于产品开发设计不合理、销售误导、无故拒赔等行为,银保监会表示将依法依规追究保险公司和相关责任人的法律责任,并要求经营这类业务的公司做好自查和整改。
买前想明白这几点
业内人士表示,隔离险产品虽然在此前的销售中有一些不合规的地方,但也仍是针对市场需求进行的有益尝试。消费者如果想要投保隔离险,一定要看清楚、想明白这几个问题。
第一,仔细看看产品说明中有没有关于职业、地域、投保份数等方面的要求,再根据这些要求衡量一下自身情况,看自己是不是符合投保条件。比如是不是已经处于中高风险地区,或者已经与感染者有所接触,因为出现这些问题,将来都可能被拒赔。
第二,选购产品时,不要只关注保费多少,每天能获得多少隔离津贴,而是要静下心来,仔细阅读保险条款和投保须知,对于免责条款要格外关注,逐条斟酌,再看看产品有没有什么特别的规定。
第三,看看产品规定的理赔材料都有哪些,想想自己提供这些材料是不是有困难。比如有的隔离险产品规定消费者理赔时,要提供正式的隔离证明和解除隔离证明,这些材料自己是不是很方便就能拿到?如果提交的隔离证明不是官方机构出具的,就有可能被拒赔。
第四,要从正规的渠道购买。目前,隔离险主要通过保险代理人、保险经纪人和与保险公司有合作关系的第三方平台等三个渠道进行销售。消费者从正规渠道购买,一旦遇到不明白的问题,可以及时向专业人士咨询,后期的理赔服务也会比较顺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