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资料图)
武则天(624--705),又名望,并州文水(今属山西)人,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女皇帝,女政治家。
武则天出生在官僚家庭。其父武士饕原是个经营木材的大商人,“家富于财”。唐高祖李洲起兵太原时,引他为行军司铠参军,武德年间,他官至工部尚书、荆州都督,封应国公。武则天十四岁时,被唐太宗李世民选入宫中,封为才人,赐号“武媚”。太宗死后,她入长安感业寺为尼。公元六五四年,又被高宗李治召入皇宫,立为昭仪,深得宠幸。次年,高宗欲废去王皇后,改立武则天,结果引起了一场轩然大波:以长孙无忌、诸送良等为首的一大批元老重臣竭力反对,以许敬宗、李义府等为代 表的 臣 僚们则全力支持。在这场斗争中,起重大作用的是军事力量的代表李勘,当高宗征询他的意见时,李回答说:“此陛下家事,何必更问外人。”高宗于是毅然废掉了王皇后。
武则天“素多智计,兼涉文史”,很有点政治才干。她当上皇后后,很快就参决朝政,利用高宗与大贵族之间的矛盾,在短短两年内,先后贬逐褚遂良,逼迫长孙无忌自杀,罢斥二十多个反对她的重臣。拥立她的人,都被擢升重用,李义府、许敬宗还当上了宰相。
唐高宗经常有病,百官奏事,多命武后处理,这使得她的权势日益加重,到后来连高宗的行事也受到她的制时。高宗大为不满,曾于六六四年密召宰相上官仪商量,打算废去武则天的后位。武则天先发制人,处死了上官 仪。从此,“上每视事,则后垂帘于后,政无大小,皆与闻之。天下大权,悉归中宫,黜陟、杀生,决于其口,天子拱手而已,中外谓之二圣。”其后,武则天又鸩杀了皇太子李弘(武则天的长子),立次子李贤为太子,由于李贤不满她的专断,不久又被废,改立第三子李显为太子。六八三年十二月,唐高宗病死,李显即位为中宗,武则天以皇太后的身分临朝 执政。次年二月,武则天又废中宗为庐陵王,立第四子李旦为帝,即唐睿宗。实际上是让李旦居于别殿,而“政事决于太后”。
武则天临朝称制后,以亲侄儿武承嗣为太常卿、宰相,并重用其他武姓族人。武则天的专政,引起一些唐朝大臣和李氏宗室的不满。最先起来反抗的是徐敬业 等 人,他 们以“匡复庐陵王”为号召,于六八四年在扬州起兵;接着宗室琅邪王李冲在博州(今山东聊城 )、越王李贞在豫州(今河南汝南)也相继起兵。但这些武装反抗,都很快被武则天平定下去了。六九O年九月,六十七岁的武则天自称圣神皇帝,并改国号为周,以洛阳为神都,降唐睿宗为皇嗣。
为了打击反对势力,并猜疑可能的反对者,武则天任用酷吏索元礼、周兴、来俊臣等,大兴告密之风,对抱有反抗意图的宗室、贵族和官僚们进行严厉的镇压;许多并非反对她的人,也因酷吏的罗织陷害而惨遭冤死,甚至殃及无数平民。
在镇压反对派的同时,武则天又从地主阶级各阶层中选拔、培养了一大批忠于自己的新官僚,以扩大 她 的统 治基础。她还进一步发展了科举制。在唐太宗统治的 二十三年里,进士共二百零五人,而在高宗和武则天统治的五十五年中,据徐松《登科记考》所记就达千余人。为了笼络人心,她于六九O年亲自主持考试,开创了“殿试”制度,又于七O二年置武举,选拔有军事技术和才能的人。武则天还很注意破格用人,鼓励各级官重举荐人才,并且允许自我推荐。被荐或自荐的人,只要有才能,就可以很快提升。但对于不称职的人,她也立即加以罢斥降免,甚至诛杀。“是以当代谓知人之明,累朝赖多士之用”。如她晚年提拔 起来的姚崇、宋、张九龄等人,到唐玄宗时都成了名相。
武则天比较重视农业生产。早在六七四年,她提出了十二条建议,其中头一条就是“劝农桑,薄 赋 ”。六八四年,她又一次下令奖励农桑,并把它作为考课地方官员治绩的准绳。在武则天统治时期,社会经济继续上升,国家掌握的民户数字不断增长,六五二年的全国户数为三百八十万,到七O五年上升到六百十五万。
在加强封建国家的边防,改善和边境各族的关系方面,武则天也作了一定的努力。高宗时,吐蕃贵族吞 并了吐谷浑,攻占了唐的安西四镇。武则天一面派兵收复四镇,一面争取恢复和亲,使双方的关系缓和下来;并在龟兹(今新疆库车)再次设置安西都护府,七O二年又在庭州(今新疆吉木萨尔)设置北庭都护府,从而巩固了西北边疆。
武则天共做了十五年皇帝。到七O五年,她八十二岁时得了重病,宰相张柬之、崔玄等联络右羽林卫大将军李多祚发动宫廷政变,强迫她传帝位给唐中宗李显,恢复唐的国号,并把政治中心迁回长安。就在这年十一月,武期天病死在上阳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