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0年,火炬高技术产业开发区(下称“火炬区”)正式挂牌成立。从此,火炬区上下高举科技振兴的大旗,发扬敢为人先的作风,秉承艰苦奋斗的精神,在原本一大片纯农业的滩涂上建起一个令人振奋的科技和工业强区、一座现代化特色的海滨新城。

在此过程中,火炬区属国企不断创新突破,坚持经济发展与服务民生社会相结合,以改革促发展,以发展惠民生,为火炬区社会经济发展和民生保障持续注入动力和能量。

7月2日,南方+火炬国企党建频道正式上线运行。

南方+火炬国企党建频道将全方位宣传中山火炬国企党建工作,致力将其打造成为中山火炬国企展示的移动端综合门户。

风雨三十一载铸就“火炬精神”

什么是“火炬精神”?

是干事创业的决心,也是不畏艰险的勇气,亦是敢为善为的智慧……回顾火炬人过去31年的创业史,我们也可以找到“火炬精神”最大的公约数——血

1990年,市场经济的浩荡东风吹到了伟人故里中山东部片区滩涂地上。当年3月23日,由国家科委、广东省政府和中山市政府三方签约,合办高技术产业开发区。在27个首批国家级高新区中,火炬区是全国三个火炬高技术产业开发区之一。31年过去,这片荒地滩涂,已经成为一个充满创新活力、产业兴旺的高新技术产业新城。

如今,火炬区以全市5%的土地,创造全市10%以上的GDP和20%以上的工业增加值,成为中山名副其实的“火车头”。

这里,有“管委会—总公司—企业”的体制机制创新,有“政策+台+项目”的路径创新,有“企业+集群+园区”的模式创新。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来自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企业在此投资兴业,20家世界500强企业在这里扎根发展,国家健康基地、中德工业园等一批“国字号”台崛起。

这里,有先进装备制造、健康医药、电子信息与光电三大产业集群,培育出了明阳智能、联合光电、康方生物等一批行业领军的高新技术企业。迄今为止,火炬区连续6年均有企业在境内外上市,全区境内外上市企业10家,约占全市30%。

抓党建就是抓发展

作为中山市的工业重镇,火炬区大型企业多、工业园区多、党组织数量也多。如何做好企业党组织建设?

为此,火炬区区属国企以党建引领促发展,树牢抓党建就是抓发展的理念,找准党建工作与企业发展的融合点,把党建工作积极主动地融入企业日常运营、业务发展和内部管理中去,让党建工作成为企业持续稳定发展的坚强后盾和重要保障。

2020年7月,区党工委、管委会召开区属国有企业改革动员大会,火炬区区属国有企业改革正式拉开序幕。中山火炬公有资产经营有限公司紧紧围绕区党工委的工作部署,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践行党建主责,彰显国资担当。全力推进、迎难而上,又要蹄疾步稳、有序推进国企改革。

目前,区属企业已从原来10家整合优化成7家,旗下子公司根据自身业务需要进行梳理,集中突出优势力量谋求大发展、突出企业主责主业谋求大突破,充分激发招商引资活力,打响产业品牌;突出市场化经营管理谋求大提升,加强资本运作和再融资,注重培育前瞻战略型行业。

新起点再出发

2021年,一个全新的火炬区站在了新起点上。

作为中山“3+4”重大台的先行兵,火炬区吹响全区再出发的号角。面向未来,火炬区提出要主动谋划,争当表率,全速推进重大台建设,为火炬区未来发展打下基础,为中山“头号工程”建设树立标杆。

“火炬区的未来从来都不是等靠要,火炬区的未来永远都离不开一往无前的使命担当和火炬精神。”中山市委副书记、火炬开发区党工委书记陈文锋说。

重燃火炬激情,打造创新发展主引擎。中山市委、市政府提出,火炬区要用足用好国家级高新区政策,优化运营管理模式,建设智能制造示范园区,重点布局一批竞争力强的创新台和新型研发机构。

火炬区属国企亦开启了二次创业之路,啃硬骨头、攻坚克难、乘风破浪。

作为中山市火炬区经济发展的关键动力,火炬国企人一步一个脚印,踏踏实实地从历史的深处走来,铸就今日的辉煌。

南方+火炬国企党建将持续关注火炬区属企业以党建为引领,奋力开启区属企业发展和火炬区经济建设的新征程。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