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要振兴,产业是基础。产业发展不能“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既要有“支柱”还要重“特色”。近日,拥有花卉苗木小苗繁育基地6000多亩的广西荔浦市马岭镇德安村,种植户的食用菌生态种植大棚里迎来了最后一批食用菌丰收。
(相关资料图)
种植的凤尾菇 康彭静 摄
因距离主干道路近,结合本村气候适宜、交通便利等有利条件,何正林成为了德安村率先尝试凤尾菇种植的种植户之一。眼下他的凤尾菇种植大棚内一排排一尺长的食用菌袋码得整整齐齐,朵朵如云般的凤尾菇破袋而出,宛如支起的一把把小伞。
与何正林交谈蘑菇种植技术 钟准 摄
何正林解说了凤尾菇菌棒主要是由棉壳、玉米芯、稻草、和麦麸做成的,把这些物质全部都杂糅放在一块,放到锅炉去蒸一二十个小时,再出来晾晒接种。
据了解,凤尾菇一般上年8月份开始备料种植,10月进入采收期,一直可采收至次年4月中旬左右。一棒菌袋可产五、六批,产重大约3、4斤左右,是一条投资少、见效快的增收渠道。
何正林认真介绍说,八月中秋节左右就开始生产这些菇,这个一袋一袋的生产出来,大概就有一个月左右它就长满了菌丝就可以采菇了,现在蘑菇生长期是五六茬,接近尾声了。
经过十多年的不断摸索,何正林的食用菌栽培技术越来越成熟,菌包成活率及出菇成品率大幅提高,收入是一年比一年可观。
“现在种植这个凤尾菇有十多年了,每年种有1万多筒左右,一般这个可以卖到两三块钱一斤,最好的时候,价钱最贵的时候,春节这个需求量大一点,就可能卖到六七块,就一年下来也能赚个20万左右。”何正林开心地说着。
看到凤尾菇种植的效益,如今,与德安村相临的村子也受到影响,扩大食用菌生态种植面及品种、规模,何正林也尝尝乐于与村民们分享种植经验,进而带动更多群众参与到食用菌生态种植中,促进产业进一步发展,让产业惠及更多群众。
(万佳敏 钟准 康彭静 钟锦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