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是全球第三大盐碱地分布国家,拥有各类可利用盐碱地资源约5亿多亩,是粮食增产的“潜在粮仓”。为集聚全国优势资源,全力攻克盐碱地利用难题,近日,国家盐碱地综合利用技术创新中心正式揭牌成立。

新成立的国家盐碱地综合利用技术创新中心,就坐落在山东黄河三角洲国家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内,中心由中国农科院等单位联合国内18家盐碱地农业高校、科研院所、企业等优势单位共建,涵盖了国内盐碱地科技创新全部领域,覆盖所有盐碱地类型区。


【资料图】

中国农科院资源区划所所长 吴文斌:我们核心是聚焦三大领域,就是盐碱地生物育种、盐碱地产能提升和盐碱地生态化利用,设立了七个重点研究方向,分别是耐盐碱作物种质资源收集与鉴定评价,盐碱地适生作物种质资源创制与高效育种,盐碱地土壤改良与快速培肥,盐碱地水肥协同调控,还有盐碱地绿色低碳与生物强化,盐碱地标准化高效智慧种养和盐碱地特色农产品功能化开发。

吴文斌介绍说,国家盐碱地综合利用技术创新中心的成立,就是通过产学研深度融合,由改地适种变为现在的改种适地。对此,耐盐碱种子的研发至关重要。

总台央视记者 刘成:我现在来到了国家盐碱地技术创新中心的种质资源库,在这个130多平方米的库里,存放着从全国各地搜集来的粮食、油料、牧草等2万多份种质资源。

据了解,这个资源库负责耐盐碱品种的中期和短期保存,供科研人员进行试验研究、品种改良。现在,国家盐碱地技术创新中心已汇聚中科院、中国农科院等48家高校院所、98个专家人才团队,他们在实验室内对耐盐碱种子进行设计育种,使耐盐、耐热种子性状更耐盐、更耐热,实现育种“定制化”。目前中心团队已筛选培育出45个高产优质适生作物新品种(系)。

总台央视记者 刘成:这里是耐盐碱作物育种加速生长室,在这个环境里的水、光、热、肥都实现了智能可控,缩短了育种周期,提高了育种效率。新研制的种子,将在这里进行第一次生长测试。

核心技术攻关 探索盐碱地综合利用新路径

如果把国家盐碱地技术创新中心的办公区域进行划分的话,可以分为室内跟室外两个场所,刚才在片子里看到的办公大楼是室内办公区,也算是种子研发的前端,而研究人员的室外办公区,则是一片万亩试验田,这也是种子迈向大田的第一步。

总台央视记者 刘成:这里是国家盐碱地技术创新中心的万亩试验基地,这七、八十个大大小小的方格就是种质资源的试种平台。每个方格的下边都安装了水盐肥的传感系统,可以实时调控土壤的盐碱度。从实验室里选育出来的种子都将在这里进行试种,最终获得耐盐碱的新品种。

除了探索“地适应种”向“种适应地”的育种创新体系外,中心还聚集了盐地藜麦种质创新与产业化开发平台、益虫资源综合利用中试研发平台、新一代智能农机装备中试研发平台等功能相对完备的盐碱地创新平台集群,开展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探索盐碱地综合利用新路径。

山东省农科院黄河三角洲现代农业研究院院长 贾曦:国家盐碱地综合利用技术创新中心将打造“国家队+地方队+企业”的一体化研发模式,通过发挥国家队核心攻关、地方队区域攻关、企业成果转化和产业化的各自优势进行协同创新,实现全国盐碱地农业科技创新水平高质量发展。

制定发展路径 加速盐碱地利用技术创新

国家盐碱地综合利用技术创新中心成立之后,制定了未来详细的发展规划,这对加速全国盐碱地综合利用技术创新具有重要意义。

国家盐碱地综合利用技术创新中心建设发展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2023年—2025年,突破一批盐碱地生物育种关键核心问题,突破盐碱地土壤改良与快速培肥、多水源高效利用等关键核心技术,构建“生物育种—绿色投入品—标准化智慧化种养—生态化利用”的盐碱地生态化高值化全产业链条;

第二阶段是2026年—2030年。基本建成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国家级创新中心,制约盐碱地保护和利用的关键核心技术基本得到解决,孵化出一批科技型企业;

第三阶段是2031年以后,在我国不同盐碱类型区基本形成稳定且可持续的盐碱地综合生态高效利用模式,盐碱地后备耕地资源的作用得到科学合理发挥。

中国农科院副院长 梅旭荣:国家盐碱地综合利用中心经过三个阶段发展之后,在5亿多亩的盐碱地里边,我们预计可以使其中的1亿多亩能够为我们国家的粮油和食物供应和利用。

据了解,新成立的国家盐碱地综合利用技术创新中心,将设立东北苏打盐碱地、西北干旱半干旱盐碱地、华北插花盐碱地3个分中心,并在大庆等地布局16个技术集成应用综合试验站。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