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汽车电动化和智能化的快速发展以及消费理念的变化,如今车企已经迫切地感受到,如何丰富产品多样化的开发能力、从根本上跳出产品的同质竞争,已经成为当下亟待解决的问题。在此背景下,“智能化底盘赛道”这一领域再次映入大众的视野。

今年7月,北汽蓝谷曾披露公告称,公司拟非公开发行股票募集资金不超过80亿元,用于面向场景化产品的滑板开发项目、整车产品升级开发项目、研发与核心能力建设项目及补充流动资金。

其中重点提到了要投资20亿元用于滑板开发项目,该项目将研发适用于各车型下车身的底盘技术,并在针对不同场景需求的设计中,统筹考虑底盘与上车体性能、结构等的配接。

跳出同质化竞争 “滑板”或成电动时代终极方案

目前车企在推出新产品时,在调性、配置、动力等方面,很难逃出与竞争对手或行业大众过于同质化的问题。而作为产品多样化的明显特征之一,底盘技术依然是车企掌握的最核心技术,也是区别于竞争者的独特标签。

因此,除了坚持在、三电领域、智能驾驶、电子电气架构,以及产业链合作等方面都在进行技术突围之外,滑板底盘成为北汽蓝谷这次着手打造的强有力“杀手锏”。

实际上,滑板并不是全新的概念,其灵感来源于2002年通用汽车发布的燃料电池概念车——“自主魔力”。即,将所有的部件都集中在了底盘上,实现多车使用同一套底盘,“换壳”即是换车。滑板底盘具有相似的特征,通过将复杂系统(底盘、三电、热管理)以及的传统部件都尽量集成到下车体——看起来像滑板的底盘上,类似于目前硬派越野车使用的非承载式车身。

滑板的优势对于车企来说显而易见,这项底盘技术具有高度灵活的拓展性及兼容性,能够适配多样化的车型开发需求,涵盖A、B、C 级宽/窄车、高/低车、SUV、MPV、OneBox等车型,一次性开发投入,就可以减少零部件开发和车辆验证的工作量,大幅降低车型开发的研发费用和开发周期。

未来,车企可以为上部车身研发预留更多空间,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以上车体“搭积木”的方式开发产品。通过多元模块的定制和选装,进一步贴汽车消费个性化的发展趋势,实现产品组合多元化,跳出同质化竞争,带来产品溢价。

在如此多的优势之下,滑板在未来智能化、电动化的时代将使汽车有了无限想象的可能性,更是有望再次重导一场汽车革命。甚至,有观点将滑板视为电动化时代的终极方案之一。

继华为HI模式后 “先行者”北汽蓝谷再次颠覆行业?

对于传统汽车底盘来说,在开发阶段,无法将车身上半部分与底盘在完全解耦。座舱内部例如方向盘、刹车踏板等与底盘之间存在机械硬连接。而对于搭载了线控技术的滑板底盘来说,座舱与底盘间的硬连接并非必须项。

智能新能源汽车要想实现“滑板底盘”的技术目标,首先需要打造出兼容任何车型的非承载车身结构;其次是需要实现三电系统为主的底盘一体化结构;最后再应用线控的转向/制动系统,通过上下车体软硬件解耦,实现底盘和车身的彻底“分化”。

这对于坚持以技术为核心,拥有深厚的新能源汽车研发技术基础的北汽蓝谷来说,选择滑板底盘作为关键技术路线反而具有先天优势,从起步门槛上就相比竞争对手走在了前列。此前,北汽蓝谷还成功开发了 BE21 高端纯电动汽车,并率先应用于极狐品牌系列产品,实现整车开发开发能力的技术提升。

在国内,尽管有众多车企已经开始布局滑板赛道,但在新能源领域有明确研发、产品技术规划的,北汽蓝谷算为数不多的几家。一旦北汽蓝谷滑板技术研发成功,每款车的开发周期和研发投入都将拥有长足的进步,产品迭代速度也将突飞猛进,甚至将给行业带来颠覆性的进步。

北汽蓝谷在“滑板底盘”技术上抢先布局,未来行业前景也十分可观。作为行业未来发展的大趋势,这项技术将更加轻松地应对智能汽车市场快速迭代的节奏,有助于实现产品高端化转型和核心竞争力的增长。

根据 QYR(恒州博智)的统计及预测,2021年全球滑板底盘市场销售额达到了63.6亿美元,预计2028年将达到440.23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为22.72%(2022-2028),而中国市场规模预计2028年将达到134.76亿美元,届时全球占比将达到30.61%。

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媒体沟通会上,中科院院士、汽车动力系统专家欧阳明高曾指出,滑板底盘配合智能化,有望给汽车设计与制造带来一场革命。目前,美国新势力造车知名车企RIVIAN、 苹果造车潜在收购企业Canoo,以及伦敦初创公司、纳斯达克上市企业Arrival都在致力于滑板的开发。

更重要的是,这个项目在技术上所建立的先发优势将是后期其他竞争对手难以追赶和复制的。就如同今年交付的极狐阿尔法S HI版,给人留下了“首款华为HI模式造车”的深刻印象。未来,北汽蓝谷“国内首批量产滑板底盘”的定位,也将在行业和用户中形成根深蒂固的认知。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此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