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年龄增长,很多人会受到睡眠问题的困扰,其中一个普遍存在的现象是睡眠碎片化——因夜间多次短暂地醒来而无法一觉睡到天亮。科学家一直未能找到造成老龄化过程中睡眠碎片化现象背后的机制。

日前,斯坦福大学研究团队揭开了睡眠碎片化的一个神经机制,并且提出了潜在的治疗思路,成果以论文形式发表在《科学》杂志上。

这项研究关注的对象是下丘脑泌素(Hcrt)神经元,其在促进睡眠-觉醒转换以及维持觉醒中的作用。研究团队对比了不同年龄小鼠的睡眠情况,一方面,年老小鼠的Hcrt神经元活动频率更高,更容易从睡眠进入觉醒状态。另一方面,尽管年老小鼠表达光敏通道的Hcrt神经元数量更少,但Hcrt神经元被激活后,觉醒状态的持续时间比年轻小鼠更长。

此外,小鼠全脑切片实验对Hcrt神经元进行定量分析显示,年老组多达38%的Hcrt神经元丢失了。Hcrt神经元数量减少,睡眠状态应该更持久、稳定才对,但实际观测情况却恰恰相反。

借助离体电生理实验,研究团队在细胞层面找到了答案。年老小鼠的Hcrt神经元静息电位更高,稍加刺激这些神经元就会进入放电状态;年轻小鼠的Hcrt神经元需要更强的刺激才会进入放电状态。

论文第一作者李世斌博士表示:“在衰老过程中,由于氧化或其他因素,钾离子通道的表达量下降,从而导致年老Hcrt神经元的膜电位去极化,因而更容易被激活。”

研究团队对这类通道的分析结果显示,KCNQ2/3通道介导的复极化电流下调导致年老Hcrt神经元具有高兴奋性,进而引起睡眠碎片化。随后,研究团队利用基因编辑工具验证了这个结果:他们破坏了年轻小鼠中的KCNQ2/3基因,这时它们会出现与年老小鼠类似的睡眠碎片化。

研究人员使用KCNQ2/3的激动剂氟吡汀使得年老Hcrt神经元的静息电位更加极化、动作电位发放频率降低,也使得年老小鼠睡眠状态也更加稳定。实验说明,通过药理学方法增强KCNQ2/3所介导的复极化电流,有望为那些遭受低睡眠质量困扰的人找到新的治疗方案。

当然,这可能不是全部机制,但鉴于这个清晰的机制,或许可以对症下药、有针对性地开发相关疗法。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