壬寅虎年来临之际,外卖送餐又迎高峰。1月26日下午1时许,记者在秦淮区长白街上遇见一位女外卖骑手正在某餐饮店门前等餐。头盔下,她的脸颊精瘦,手戴一副起满了毛球的红色毛线手套,一身明亮的黄色制服,电动车上一箱待送的新鲜美食。等餐间隙,她从衣服口袋里掏出一个被压变形的面包,匆忙咬了一大口。“再跑两天,就准备休息休息,年夜饭的菜还没准备好呢!”这位女外卖骑手叫张礼秀,今年已经是她做外卖配送员的第三个年头了。她告诉记者,丈夫也是一名外卖配送员,他俩今年都不打算回老家,计划除夕和初一在家休息一下,陪陪孩子,初二就会“返岗”继续送外卖。“过年期间站点值班人少,还有加倍工资跟小额的补助,可以比平时多挣些,站点上很多男外卖配送员过年期间一天都不休息。”
在多数人印象里,外卖配送员都是“小哥”,今年44岁的张礼秀是一名别样的“外卖小哥”,她既是妈妈,也是妻子、女儿,更是穿梭在大街小巷的女骑手。在张礼秀工作的站点就有8位和她一样的专职女外卖骑手,她们巾帼不让须眉,用一部手机、一辆电瓶车撑起一个家,跑出幸福感。
张礼秀是安徽芜湖人,她和丈夫结婚二十多年来,二人一直在玄武区后宰门街经营一家砂锅店,因为店面是自己的,所以即便生意平淡也没有太大的生活压力。“但开餐饮店实在是太累了。”张礼秀说,她每天早上五点就要到店烧煤生火,晚上生意才会好一点,他们几乎每天都要忙到深夜才能打烊休息,长此以往的劳累,没时间照顾孩子不说,还使她患上了腰椎间盘突出。
“有一天,一个外卖配送员在店里等餐时,跟我们闲聊,说起外卖配送这个行业时间自由,收入也可观,当时我就心动了。”张礼秀和丈夫思索再三后,决定由丈夫先转行做外卖配送员“试水”。因为配送制度按订单计费,跑得多收入自然也多,张礼秀的丈夫每天在大街小巷里奔波的时间超过13个小时。勤恳的付出,自然得到了丰厚的回报,丈夫第一个月的收入让二人欣喜不已,没过多久,张礼秀索性关了店铺,也加入到了外卖配送员的队伍中。
张礼秀说:“刚开始送餐,没有什么经验,路也不熟,就是那种蛮干、傻干,送完一单接着一单,也不懂,第一天也就送了二十单。”大约干了两三个月之后,她摸索出了送餐的一些小技巧、小窍门,比如会根据饭店出餐的快慢拿餐,出餐快的,先去拿;慢的进店跟饭店老板沟通一下,看看几分钟出餐,把时间合理利用,省出来的间隙还可以再送一单,现在她每天上午十点半出门工作,到下午五点结束回家,一天的送餐量在60单左右。
“每天中午还能回家给丈夫和孩子做顿饭,收入也比原来高了。”张礼秀美滋滋地告诉记者,三年里,她和丈夫靠着送外卖把家里的老房子翻了新,还更新了一批家电、家具。“再努力个几年就能买辆车了,日子越过越红火了。”
因为常年在附近送餐,张礼秀和一些顾客都越来越熟悉,逐渐成了朋友,能让他们第一时间吃上热乎饭菜,张礼秀也觉得很有成就感。她告诉记者,最令她印象深刻的是,一个暴雨天,她送餐迟了近一个小时,本以为顾客会责怪她,没想到送上楼后,开门迎接她的却是顾客早早准备好的热姜汤。“近年来,国家和省市各级层面都先后出台了很多维护外卖配送员正当权益的政策,使得我们这个群体的社会地位逐步提升,归属感和幸福感也更强了。”
“即使不回老家过年,南京也让我感到很温暖很亲切。”张礼秀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