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河流域西以山西高原与黄河流域接界,北以蒙古高原与内陆河流域接界,南界黄河,东临渤海,京津冀地区即位于这里。然而,在此前的很长一段时间里,由于地下水超采、人口密度大、工农业用水量激增、水环境污染等原因,京津冀地区面临水资源匮乏等问题,导致地区发展显得有些“气血不足”。

党的十八大以来,水利部海河水利委员会(以下简称“海委”)紧紧围绕京津冀协同发展、高标准高质量建设雄安新区等国家重大战略和水利改革发展重点领域,坚持“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治水思路,充分发挥规划引领作用,加大重大水利工程前期储备,稳定投资规模,为该流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水安全支撑与保障。

科学谋划流域水利改革发展顶层设计。水利规划是水资源开发、利用、节约、保护与防治水害的基本依据,制定流域规划是流域管理机构的核心职能。党的十八大以来,以国务院批复的海河流域综合规划为顶层设计,海委相继完成海河流域水安全保障方案,流域水中长期供求规划、水资源保护规划、漳河、南运河、北运河、蓟运河、潮白河等重要跨省河流综合治理规划、河湖岸线保护规划等专业、专项规划,不断完善以流域综合规划为引领、以专业规划为指导、以专项规划为落实的流域水利规划体系。

“十四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第一个五年。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为我国“十四五”期间乃至今后更长一段时期经济高质量发展作出了全面部署,对水利规划工作也提出了明确要求。海委汇聚众智编制完成了《海河流域“十四五”水安全保障规划》,以流域为单元,为提升流域水资源优化配置和水旱灾害防御能力、提高水资源集约节约安全利用水、加快推进河湖生态环境持续改善、构建流域智慧水利体系,谋划了主攻方向、战略目标和重点任务。

服务保障京津冀协同发展重大战略。海河流域地处京畿,海委将保障京津冀协同发展国家重大战略部署的水安全作为首要政治任务,强化规划引领和约束。

一是深入落实《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要求,印发实施《京津冀协同发展水利专项规划》。

二是健全雄安新区水安全保障规划体系。按照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雄安新区要求,开展雄安新区水安全保障研究,编制大清河流域综合规划、雄安新区防洪专项规划,启动雄安新区及周边地区洪水风险区划、雄安新区水资源保障方案等。签订《关于共同推进雄安新区水安全保障合作框架协议》,充分发挥流域机构作用,推进流域区域协同治水,服务保障雄安新区水安全。

三是实施《华北地区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行动方案》,以京津冀地区为重点,推进落实“一减、一增”综合治理措施,着力解决华北地区地下水超采问题。

四是实施《京津冀协同发展六河五湖综合治理与生态修复总体方案》,推进永定河综合治理与生态修复,在国家有关部委的大力支持下,海委携手京津冀晋四省市和永定河流域投资公司签订《永定河生态用水保障合作协议》,创新流域治理模式,推动永定河绿色河流生态廊道建设,同时积极推动潮白河、大清河、白洋淀、衡水湖等水体的综合治理与生态修复,流域水生态环境状况持续改善。

扎实推进南水北调东中线后续工程高质量发展。海委坚持系统观念,在全面节水、强化水资源刚约束的前提下,立足流域整体和水资源空间均衡配置,做好东线后续工程规划设计,推进南水北调后续工程建设。确保南水北调东线工程成为优化水资源配置、保障群众饮水安全、复苏河湖生态环境、畅通南北经济循环的生命线。

加快推进国家水网流域骨干工程建设。海委围绕京津冀协同发展、雄安新区建设、北京城市副中心建设“一核两翼”,立足提升流域水安全保障能力,以“172项重大水利工程”和“150项重大水利工程”建设为抓手,加快推进国家水网流域骨干工程建设,推进构建流域“二纵六横”水资源配置格局,构建“六河五湖”水生态绿色发展格局,完善“分流入海、分区防守”防洪减灾格局。“十四五”时期,还要突出智慧水利系统建设,形成“一张网一中心一台多系统”的数字海河智慧水利架构,全方位保障流域区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水利投资规模稳定增长。扭住“扩大内需”这个战略基点,扩大有效投资,充分发挥重大水利工程吸纳投资大、产业链长、创造就业机会多的特点,积极发挥投资拉动作用。在中央加大水利投入政策的支持下,海河流域水利投资结构不断优化,规模稳定增长。党的十八大以来,全流域水利投资建设累计完成总投资超3100亿元,其中“十三五”时期累计完成水利总投资2124亿元,达到流域历史最高水,有效发挥投资拉动作用,有力保障了各项水利工程建设资金需求。

在一系列措施的保障下,目前海河流域防洪体系逐步完善,水资源极度紧张情势得到缓解,部分河湖生态得到改善,流域水利支撑社会经济发展的成效愈发显著。海河的科学治理为京津冀地区提供了“充足的气血”,让京津冀协同发展朝着既定目标大步前进。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