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庆假期是居民消费、休闲的黄金时节,今年如何做好国庆假期市场供应与居民消费工作?9月26日,在商务部召开的“保障节日市场供应 促进消费潜力释放”专题新闻发布会上,商务部消费促进司副司长王斌介绍,总体研判,今年国庆期间消费市场将呈现繁荣稳定发展态势,生活必需品市场供应充足、品种丰富、价格平稳。各地将因地制宜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促消费活动,传统商业、老字号通过数字化、创新转型,将助推10月消费增长。

生活必需品量足价稳

对于今年国庆期间消费市场供应问题,王斌介绍,各地批发市场、连锁超市、农贸市场普遍根据节日市场特点,增加粮食、食用油、肉类、蔬菜、水果、水产品等生活必需品备货量,保障市场供应。

据商务部监测,近期全国粮油价格十分稳定,蔬菜、水果、肉类、水产品价格总体下降,禽产品价格小幅上涨。9月13日-19日,猪肉批发价格比前一周下降2.3%,羊肉批发价格下降0.1%,牛肉批发价格持平,30种蔬菜平均批发价格下降0.7%。

苏宁金融研究院高级研究员付一夫在接受北京商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十一”期间,保供稳价的重点领域是与老百姓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生活必需品类,特别是一些农产品。由于有些区域受疫情影响,物流、人流的流动受到一些限制,而“十一”又是消费高峰,因此更要稳定生活必需品的供给和价格。要对不法商贩囤积居奇、哄抬物价的行为进行坚决打击,从长远来看,还要大力推进农业农产品数字化转型,利用大数据、云计算手段,为农业赋能,提高农业生产和流通各环节的效率。

为确保供应重组,商务部将加大对重点地区生活物资生产调运和供应保障力度。指导商贸流通企业结合节日消费特点,增加生活必需品备货量,提高补货上架频率,切实保障市场供应。及时发现并妥善处置集中采购等异常情况,确保市场供应不脱销、不断档。

据悉,北京、内蒙古、广西、宁夏等地指导大型商贸流通企业增加蔬菜、肉类等采购和库存数量。哈尔滨最近大型农贸市场蔬菜日进货量1600吨、库存量5500吨,全市生猪日屠宰量600多吨,可充分满足市民消费需求。

节前,商务部还会同有关部门向7省市投放了中央储备牛羊肉。今年以来,累计组织投放中央储备猪肉9万余吨、牛羊肉8300吨,收储中央储备冻猪肉4.2万吨。商务部将指导各地适当增加政府储备,适时组织投放。

将迎消费小高峰

“按照往年的‘十一’经验,假日效应能够充分地激发人们的消费意愿,对于消费市场、旅游市场都起到提振作用。旅游、景区、酒店、餐饮、娱乐休闲、购物等领域都会迎来消费的小高峰。”付一夫说。

今年前8个月,我国社零总额同比增长18.1%,比2019年同期增长8%,消费市场总体呈现积极恢复态势。8月份社零总额同比增长2.5%,增速明显放缓。王斌表示,10月份乃至整个四季度消费仍将延续平稳恢复态势。预计全年社零总额有望达到44万亿元,比2020年增长12.5%左右,比2019年增长8%左右。

中钢经济研究院首席研究员胡麒牧对北京商报记者表示,预计“十一”假期消费无论同比还是环比都会有很好的表现,从同比来看,经过一年的疫情防控,我们应对节假日人流聚集和应急情况处理的经验更加丰富,能够更好地统筹疫情防控和促消费之间的关系,使得防控措施对假日消费的影响降到最低。从环比来看,一方面目前各地恶劣天气情况已经结束,另一方面只有黑龙江、福建两省有中高风险地区,这意味着全国交通干线及枢纽地区的人员流动受疫情影响较小,有利于节假日期间的旅游出行,进而拉动消费。另外,各大电商平台已经开始“十一”促销和“双11”预热,线上消费也会有很好的表现。

这个“十一”,各地将因地制宜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促消费活动。上海启动金秋购物旅游季,云南开展“惠购金秋”促消费系列活动,甘肃开展迎国庆促消费系列活动,济南举办金秋消费季活动,湖北、南京、郑州等多个地区将在国庆期间发放惠民消费券。“发放消费券在短期提振消费的作用比较明显,去年上半年就已经反映出来了。”付一夫说。

传统商业老字号升级揽客

新兴消费、数字化转型也将成为“十一”消费的重头戏。在胡麒牧看来,从消费方式上,应更加鼓励线上消费,这样可以有效降低疫情传播风险,同时可以进一步推动各种传统业态的数字化转型。从消费网络节点的建设上,应注意通过节点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拉动区域消费,同时加大对农村电商的扶持来带动乡村振兴。从消费产品结构上,要把握三个方向:促进家电、汽车等大宗消费,拉动长产业链制造业的进一步复苏;促进智能、健康消费,鼓励通过消费升级带动供给侧升级;促进传统老字号的消费,鼓励文化传承。

对于下一步工作,王斌表示,要支持传统商业企业加快数字化、智能化改造,鼓励发展智慧商店、无接触配送等新业态新模式。支持传统商业场所、闲置厂房等改造为新型消费载体,打造沉浸式、体验式、互动式消费场景。还要推动直播电商、社交电商等规范健康持续发展,实施生活服务数字化赋能行动。

在北京、上海、广州、天津、重庆5个城市加快推进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的同时,也将加快实施城市商业提升行动,打造特色商圈、特色街区,加快建设一刻钟便民生活圈。付一夫称,“发展新兴消费、打造国际消费中心城市,这些都是大势所趋,要从线上线下多维度、全方位地去促消费。消费供给的优化、消费体验的提升,各方面对消费回暖都是有帮助的”。

品牌消费与老字号也将激发新活力。中华美食荟、老字号嘉年华成为重点促消费活动,各地将抓住金九银十、岁末年初消费旺季有利时机,组织开展商旅文体融合、线上线下结合、城乡区域联动的各类促消费活动,进一步提升市场人气,释放消费潜力。

商务部流通发展司副司长尹虹介绍,今年以来组织开展的老字号嘉年华活动有100余场,直接实现销售额超过12亿元,特别是带动了线上线下销售超过150亿元。将进一步完善老字号发展的政策措施,不断激发老字号创新的活力,推出更加富有时尚元素、符合国潮消费需求的新产品、新服务和新场景。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