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片)

5月29日,重庆市社科界第八届学术年活动“灰千岩岩画主题学术沙龙”在四面山召开。

本次会议主题鲜明、规格层次高,江津区文化旅游委特地邀请国家清史编纂委员会典志组专家、中央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特聘教授、中央民族大学边疆考古研究院院长魏坚,四川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博导李永宪,河北师范大学国际岩画断代中心主任、博导汤惠生,中央民族大学中国岩画研究中心原主任、博导张亚莎,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昆明动物博物馆研究员吉学平,重庆市文物考古研究院院长、研究员白九江,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研究员刘兴亮等国内知名专家学者参会。

本次会议内容包括考察灰千岩岩画、朝源观,召开学术沙龙等。在学术沙龙会上,区文物管理所相关负责人和张亚莎教授先后介绍灰千岩岩画基本情况和研究情况,而后专家们围绕主题踊跃发言。

专家们指出,灰千岩岩画在长江南岸中生代红色砂岩节理面上,属于凿刻式岩棚岩画。岩画以牛、熊和羊等动物为主题,动物形体巨大,为凿点连线的刻画手法,在全国均十分罕见。同时,灰千岩岩画作为渝川黔三省市交界处的一种史前艺术,年代不晚于青铜时代。鉴于灰千岩岩画的重要学术价值,与会专家指出,建议江津积极申报第九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及时开展考古调查发掘、三维扫描、实验考古、科学测年等基础工作,发表考古报告。

据介绍,灰千岩岩画位于江津区四面山镇洪洞村,岩画坐北向南,依托山体、面水而立,前有小型台地、视野开阔。岩画分布于长163米,高8米的石壁上。所有内容都表现在一整面崖壁上,崖壁表面较为平整,长约25米、高约8米,岩画面积约200平方米,清晰可见的动物有牛、熊、鱼、山羊等10余种,可辨认的动物形象有40余个。1992年3月19日公布为重庆市文物保护单位。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