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柳叶刀》发表了一篇题为《柳叶刀——世界精神病学协会抑郁症重大报告》。报告称,抑郁症已成全球性健康危机,且日益严重。
据估计,全世界每年有5%的成年人患有抑郁症,在年轻人中发病率最高,但这种全球健康危机仍被忽视。报告呼吁,政府、医疗机构、研究人员、抑郁症患者及其家庭等共同努力,采取措施,在全球范围内改善精神卫生服务和预防方法,缓解全球抑郁症负担。
我国成人抑郁障碍终生患病率为6.8%
抑郁症也称抑郁障碍,是一种常见的心理疾病。重度抑郁症患者左灯在《我在精神病院抗抑郁》一书中描述抑郁为“如同飘忽阴险、伺机而动的鬼魅”。
为何称其“鬼魅”?通常,抑郁症的表现包括丧失兴趣和愉快感、自我评价降低、注意力集中困难、无价值感、食欲下降、睡眠障碍、有自伤或自杀的念头或行为等。
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精神科主任医师李凌江表示,显著而持久的心境低落是抑郁症的主要特征。
最新的流行病学调查显示,我国成人抑郁障碍终生患病率为6.8%,其中抑郁症为3.4%,心境恶劣障碍1.4%,未特定型抑郁障碍为3.2%。在抑郁障碍患者中,有10%-15%的人最终可能死于自杀。我国自杀和自杀未遂的人群中,抑郁障碍患者占50%-70%。
谈及抑郁症特点,中南大学湘雅公共卫生学院教授肖水源认为,抑郁症在不同的文化和生命历程中,其症状和体征、严重程度及持续时间是多样的。
有专家认为,受抑郁障碍困扰的人群主要有工作压力大、精神高度紧张的工作人群、老年人群、围产期或围绝经期的女性。近些年,儿童和青少年精神心理健康问题日益严重,也越来越受到社会和医学界的关注。该报告称,抑郁症在年轻人中发病率最高。
2020年一项调查数据显示,我国青少年抑郁检出率为24.6%,其中重度抑郁为7.4%。
这两年,新冠肺炎疫情也对人的心理健康产生影响。此前,有研究指出,在新冠肺炎疫情的第一年,全球抑郁症病例就猛增28%,涉及数百万人。“抑郁症对个人生活质量、学习和工作能力、社交活动都有比较严重的影响,甚至导致自伤和自杀行为。”肖水源说。
人工智能也许更懂人心
深受抑郁症困扰的英国前首相丘吉尔曾说:“心中的抑郁就像只‘黑狗’,一有机会就咬住我不放。”
为了帮助患者抓住这只“黑狗”,临床医学一直在努力。北京市积水潭医院心理行为医学科主任李小钧副主任医师指出,临床上,PHQ-9健康问卷(PatientHealthQuestionnaire-9)是常用的抑郁障碍快速筛查的手段之一。患者根据近两个星期内的实际感受,对问卷所列症状出现的频率作出回答。
“诊断标准大同小异,包括症状标准、病程标准、严重程度标准以及排除标准。”肖水源说,遗憾的是,目前对于抑郁障碍的诊断还没有生物学的方法和手段。
近些年,荷兰阿姆斯特丹自由大学终身教授、首都医科大学教授黄智生一直用人工智能技术查找有自杀念头的抑郁症患者。黄智生介绍,在抑郁症防治方面,人工智能可用于早期筛查、药物不良反应监测、临床辅助支持等。
西南大学电子信息工程学院教授、中国人工智能学会情感智能专委会委员陈通从事情感计算等方向的研究,也尝试用人工智能诊断抑郁症。陈通告诉科普时报记者:“利用人工智能记录患者的表情或身体信号,有助于避免主观因素对量表结果的干扰,有利于抑郁症早期筛查。但目前的工作处于理论研究阶段,没有成熟的产品出来。”
在治疗抑郁症方面,人工智能也有用武之地。此前,斯坦福大学临床心理学家艾莉森·达西发明了Woebot,这是一款人工智能聊天机器人,其功能就是利用认知行为疗法治疗抑郁症。
抑郁不可怕,可怕的是讳疾忌医
在治疗手段上,抑郁症的治疗主要包括心理治疗、药物治疗和物理治疗三类。
专家支持对抑郁症采取个性化、分阶段的治疗方法,并建议针对个人具体需求和病情严重程度进行干预,从自我帮助和生活方式的改变,到心理疗法和抗抑郁药,再到更强化和更专业的治疗,如针对严重、难治性疾病的电休克疗法,治疗手段是多样的。
李小钧认为,抑郁并不可怕,可怕的是讳疾忌医。上述报告称,抑郁症是全世界范围内的一种常见病,但尽管如此,仍然有许多关于它的错误观点,其中包括常见的误解,将抑郁症等同于简单的悲伤,认为是软弱的表现,或者只会出现于某些文化群体。报告联合主席也认为,抑郁症的高度污名化仍阻碍着许多人寻求必要的帮助。
“很多人遇到精神心理问题时不愿意诊治甚至选择回避,从而延误病情,错过最佳治疗时期”。在黄智生看来,除了理解和尊重,抑郁症患者最需要家人的关心和陪伴。
已有研究指出,家暴、校园霸凌、性别不平等、贫困等更深层的社会问题会对心理健康产生破坏性影响。为此,学者呼吁全社会共同行动,参与抑郁症防控工作中。正如肖水源所说,抑郁症的预防、诊断和治疗,单纯依靠卫生系统是解决不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