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片)

伴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大气污染形势异常严峻,己成为我国当前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下面是学习啦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大气污染论文,供大家参考。

大气污染论文范文一:我国长期治理大气污染的税收政策探讨

税收是政府为了满足社会公共需要,凭借政治权利,强制、无偿的取得财政收入的一种形式。随着我国经济发展方式由资源消耗型发展向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发展转变,税收作为宏观调控的工具,在环境保护方面发挥着积极的调节作用,通过税收政策的实施,引导能源结构的调整、产业结构的调整及消费方式的调整。目前,在治理大气污染方面,虽然有一些税种发挥着调节作用,例如:对化石燃料开征的资源税与消费税、对车辆购买开征的车辆购置税与车船税、对新兴产业的企业所得税减免和对排污企业的税费惩罚等,但由于各个税种设置的初衷是增加财政收入而非出于保护生态环境的目的,固现行税种对大气污染的调节很难发挥应有的功能。以下对各个税种在大气污染治理方面应发挥的作用进行探讨:

一、环境费改税与新税种的开征

目前,我国在大气污染治理方面采用税费结合的方式,并且是以费为主、税为辅的运营现状,但收费制度在实际运营过程中存在着种种缺陷,在没有法律制度的约束下,混乱的收费秩序增加了纳税人的税收负担,同时对生态环境的保护效果甚微。为了充分利用环境税收入来加快对大气污染等生态环境问题的治理和保护,有必要清理整顿现有的乱收费现象,进一步深化财税体制改革,建立以税为主、费为辅的立法结构,规范环境税收入,实现“税费归位”。随着全球生态环境的一步步恶化,许多国家在新环境下的税制改革过程中强调绿色税制建立。而近几年我国经济高速增长的背后,面临着严峻的资源、环境压力,雾霾袭城现象层出不绝,开征以保护生态环境为目的,惩治污染、破坏环境的行为的新税种已是大势所趋。例如:已经上报国务院的环境税征收方案和已上交全国人大的碳税征收方案。新税种环境税开征目的是为了对大气污染等已形成的生态环境问题的治理筹集资金,其纳税义务人不仅包括企业、个体工商户,同时要求把居民个人的生活污染也包含在内,税基广泛,定额税率低,征收管理权在中央,税款专款专用,用于对环境保护、环境改善、基础设施建设和环境监管;而新税种污染税开征目的是惩治污染,其纳税义务人是直接或间接污染者,按照排放污染物的种类、数量与浓度来规定差额税率,由环保部门进行定期检测,地方税务部门对污染者计征税款和进行监督管理,其税款收入直接用于地方环境治理。

二、资源税的改进

我国资源税的征收范围虽然包括原油、天然气、煤炭等污染大气的化石燃料,但其设置初衷是为了增加财政收入和资源的节约利用,同时由于资源税具有单位税率过低、从量计征(除煤炭)、以销售量为计税依据、单一环节一次课征等特点,导致化石燃料过度开采、资源积压浪费、资源使用效益低,对大气污染严重。化石燃料作为雾霾袭城的“帮凶”,其处境岌岌可危,然而作为发展中国家,化石燃料在我国现有能源使用中占比依然较高,据统计2014年我国煤炭使用量占一次能源比重为62%左右,短期内能源使用结构和产业结构的调整难度较大,因而资源税改革势在必行,改革方向为通过资源税调节化石燃料在生产环节和消费环节更加清洁化。针对资源税的改革,我国于2014年12月1日起实施煤炭资源税从价计征改革,另外在资源税的征税范围、计征方法和税率等方面也有所突破。为激励生产者珍惜自然资源、保护生态环境,资源税征税范围扩大到所有高碳能源,以期实现“到2020年我国碳排放量比2005年降低40%到45%”的减排目标。为增强资源税的税收弹性,长期内资源税计征方法由从量计征改为从价加从量的复合计征,在税率设置上,根据化石燃料的价值、开发活动的损失以及环境治理成本的不同设置差别税率,对通过技术创新、产业转型的新兴产业给与相应的减税等优惠政策,充分利用市场价格机制来实现排放权交易、碳交易,以此形成追求可持续发展的长效机制,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三、消费税的改进

消费税作为我国的三大流转税之一,具有引导消费、调控产业结构和增加财政收入的功能,2006年4月1日在国家节能环保政策的号召下,对消费税进行了一次大规模调整,增加了节能环保税目,着力突出其节能减排、保护环境的功能,但消费税由于其环保税目范围窄、税率低、纳税环节单一、税额具有隐蔽性等特点使其对环境的调节作用并不明显。近期我国的税制改革中对消费税改革思路指出:调整消费税征收范围、环节、税率,把高能耗、高污染产品及部分高档消费品纳入征收范围,以期利用节能环保消费税对产业结构和消费结构进行调整,改善自然环境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实现我国粗放型增长方式向可持续发展方式的转变。截止到目前,我国现行消费税税目15个,其中环保税目8个,其中电池、涂料是2015年2月1日新增设的税目,新增税目充分体现了消费税节能减排的功能,但其征税范围仍然较窄,高污染、高耗能产品仍未并入其征税范围,例如:一次性饭盒或包装袋、含磷洗涤剂或化肥、高耗能电子产品、高档木质家具、私人飞机等。因此在进一步的消费税改革过程中应把高污染、高耗能产品一步步归入其征税范围,对一些高污染的消费行为也应考虑征收消费税,适当调高环保税目的税率,对特殊环保税目提出在生产、零售环节双重征税,以期引导消费者绿色消费,在长期改革路径中应把消费税由价内税改为价外税,增加消费税的透明度,以此更直接、有力的调控消费者的行为。

四、企业所得税的改进

企业所得税是对我国境内的企业和其他取得收入的组织的生产经营所得和其他所得征收的一种税,设置目的是为了:促进企业改善经营管理活动,提升企业的盈利能力;调节产业结构,促进经济发展;为国家建设筹集财政资金。在新一轮的税制改革过程中,要求稳定企业税负,但面对即将开征的环境税无疑增加了企业的税收负担,为了到达稳定企业税负和节能环保“双重红利”的效果,对企业所得税一方面要进行合理的减免税税收优惠,另一方面进一步降低企业所得税税率,即在不打压企业生产发展积极性的前提下,通过优化所得税税种、开征环境税来达到节能减排的效果。新企业所得税法颁布以来,我国的企业所得税税收优惠种类有所调整,基本分为:税额式减免优惠、税基式减免优惠、税率式减免优惠,然而对于环保节能企业仅仅通过免税、减税、税额抵免的税额式减免给与鼓励,其优惠政策单一、力度小,对刺激企业主动购进大型环保设施积极性不高,不利于可持续发展政策的要求。在进一步所得税的改革过程中,应增加环保企业税收优惠种类,例如:对购买大型环保设施的企业通过加计扣除、加速折旧、减计收入等方式给于企业税基式减免优惠,以此鼓励企业更新换代生产设备。我国企业所得税税率为25%,相比之下税率较高,企业税收负担重不利于企业进行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优惠税率范围小,并未构成对环保投资企业的税率政策支持。优化所得税税种,适当降低税率,以此刺激企业的技术创新,培育全民的自主创新能力,扶持新兴产业的发展,推进传统产业向新兴产业的转型。

五、车辆购置税和车船税的改进

在大气污染源中,汽车尾气污染所占比重逐年上升,这与我国家用小汽车数量增长是相呼应的,在短期大气污染治理途径中,可以通过限制小汽车的运行数量来控制尾气排放量,就如2015年我国阅兵前期的限号政策一样,但这并不能从根本上限制汽车尾气污染。为了控制汽车尾气污染、缓解大中城市的交通,开证以应税车辆为课税对象的车辆购置税是一项有力的税收政策工具,车辆购置税是对车辆的购买行为所征收的,而车船税是对车船的使用和保有环节所征的一种税,两种税征税原则均为使用者付费,对象是有潜在污染的产品,两种税相互补充、相互协调,从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消费者减少使用有潜在污染的产品的消费数量,其税种开设的优惠政策又进一步鼓励消费者选择无污染或者低污染的替代产品。例如:2015年9月29日国家税务总局与财政部联合发布的通知指出购置1.6升及以下排量乘用车减按5%的税率征收车辆购置税。车辆购置税、车船税的开征虽然从一定程度上约束了汽车的消费,减少了汽车尾气污染,但其在税率设置上仍然存在种种缺陷,从而大大减弱了大气污染源汽车尾气的治理效果。车辆购置税统一采用10%的比例税率,而车船税采用定额税率,这造成了不同污染程度的车船之间税负的不均衡,不能有效地抑制高污染、高排放车船的购买与消费,在长期的税种优化过程中,针对车辆购置税、车船税应根据车船污染程度确定不同的差别税率,按排气量的大小分档征收,同时对于生产、销售以及购买环保节能型车船给与适当的税收优惠,结合摇号购车、限号行驶等短期有利措施,来激励社会消费结构的转变,从而减轻大气污染、缓解大中城市交通拥挤。

六、结束语

在大气污染治理方面,通过税收政策来激励与约束生产者和消费者的行为是各国政府普遍的做法,我国在税种设置上通过不断的更新改进已渐渐体现出保护生态环境的政策导向,由于我国法治建设落后于经济发展,其税收政策在环境治理与保护上略显力道不足,在新一轮税制改革中,我们一方面着手对现有税种在环境保护方面进行优化,另一方面整合新税种来惩治环境污染,构建“绿色”税制,调节国内的能源结构、产业结构和消费结构,实现我国从粗放型发展到可持续发展方式的转变,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画面。

大气污染论文范文二:大气污染控制工程教学改革探析

高级应用型人才,既要有坚实的理论基础,也要有备较强的动手能力。为适应社会发展对人才的迫切需求,培养高级应用型人才已逐渐成为我国高等教育体系中主要培养目标,也已成为教育研究的热点之一。安徽科技学院,始建于1950年,省属全日制普通本科高等学校为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优秀高校、国家“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项目高校、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改革试点高校。其办学理念是培养“理论基础坚实、实践能力扎实、思想作风朴实”,具有创新精神和创造意识的高级应用型专门人才。特别是环境工程专业,作为一门综合性和应用性较强的学科,一直在不断地改革传统的教育模式以适应高级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需要。“大气污染控制工程”在环境保护领域的大气污染防治过程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是高等院校环境工程专业的必修课程。“大气污染控制工程”是针对工科学生的而设置,核心内容是污染的控制技术。课程内容多是实验课与理论课。在理论与实践中,探索和实践大气污染的控制方法,它涉及环境工程专业学生今后从事环境工程事业所必须掌握的专业知识,是一门实践性和工程性很强的课程。因此,该课程教学质量直接关系到环境工程专业学生的理论知识水平和工程技能。加强“大气污染控制工程”的课程建设对培养高素质创新型人才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通过对“大气污染控制工程”课程项目教学的反复思考,发现该课程具有内容繁多、基础知识面宽、应用知识更新较快、学时相对较少、复杂抽象问题多、知识联系性强等特点,学生学习起来有一定的难度。然而,原有的培养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式与飞速发展的科学技术及日趋激烈的人才竞争展现出了一定的不协调之处。我国大气污染治理行业职业岗位需求不断增加,为培养适应新形势下的人才,适应社会需要的高素质的真正的“实用型”、“技能型”和“创新型”的技术人才。因此,对现有的课程教学进行适当的完善和改进势在必行。

1目前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1课时不足、教材更新慢

由于大气污染控制工程是环境工程专业的主干课程,与其他专业相比安排的总课时比较少,与教材内容要求的80~100学时的教学需要相差较大。虽然大气污染处理技术已日新月异,但是原教学内容无法跟上最新的国际前沿。

1.2理论内容多,实际工程应用少

由于“大气污染控制工程”课程教学过程中发现基础理论内容繁多,而实际应用方面的内容较少,从而导致在有限的课时内,学生缺乏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基本技能训练。

1.3公式多,教学效果差

由于“大气污染控制工程”教学过程中,特别是关于地面污染物浓度计算,涉及到计算部分公式多,对学生高等数学基础知识要求较高,不易掌握。若仍然按照“教师讲课、学生听课”的传统式教学方法授课,学生普遍感觉该课程较为枯燥,无法激发起学生得学习兴趣,从而导致课堂教学效果较差,继而在培养学生在“大气污染控制工程”工程设计能力方面较为困难。

1.4验证实验教学难以提高学生实践能力

实验教学是大气污染控制工程课程体系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可是目前“大气污染控制工程”课程实验大多为验证性实验,综合性实验非常少。因此,学生缺乏独立操作技能训练和动手能力,难以达到以学生为主体、提高学生实践操作能力的目的。从而导致我们培养的工科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明显不足,应届生工作能力差,难以满足实际工程需要。

2教学内容的改革

在“大气污染控制工程”课程教学中,为了提高培养高级应用型人才的质量,必须优化课程内容。由于汽车尾气污染、全球大气污染现象以及大气污染的危害等知识在环境监测和环境学中已出现,因此对于这方面的知识点可以进行适当删减。将课程重点放在颗粒污染物控制技术基础、除尘装置、气态污染物控制技术基础、硫氧化物和氮氧化物控制等章节,并在其中穿插典型大气污染物(如温室气体、液态颗粒物等)治理的工程实例以及针对相关问题国际上的处理工艺及方法。而且,我校在课程教学内容融入工程实例探索的3年中取得了非常显著的教学效果。一方面,学生在复杂的理论课程内容和有限的课时内,掌握了该课程的重点知识,也达到了引导学生运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培养目标;另一方面更新了教学内容,对“具有解决实际环境问题的高级应用型人才”培养起到一个很好的示范作用。

3教学方式的改革

良好的教学方法是学生能力培养的关键,也是教学艺术的综合体现。传统的教师讲、学生听的“填鸭式”教学方法使得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受到一定的限制,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在教学方法上采用启发式教学法、学生参与式教学法、对比式教学法以及工程案例式教学法等多种方法相结合的模式,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方式代替以往以老师为主体的灌输式教学方法。例如,针对每一模块的特点,设计问题,引导学生自觉主动地根据所学或即将要学的知识去寻求问题的原因所在,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这样做更能激发发生的求知欲和主观能动性,从而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学生也能够积极思考并且能够参与到课堂的教学环节中,将大幅度地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产生教与学的共鸣。运用多媒体的动态技术,把许多文字表达不清楚的内容形象地转化为学生容易接受和理解的图片、视频等,使课堂教学“有声有色”。教师也可以利用互联网资源下载一些丰富多彩的图片、仿真演示和动画模拟等方式丰富和增强教材的表现力和感染力,使教学意图直观形象化,立体化,使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获取更多的信息,从而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4实验教学方法的改革

目前,“大气污染控制工程”课程实验教学主要以演示实验和验证性实验为主,只能训练学生的操作能力,难以提高学生的动脑能力。因此,可以在此基础上适当地增加综合性实验项目。而且综合性实验内容应该比验证性实验内容复杂,实验操作也相对要繁琐一些,对学生的要求更高,特别是学生对相关知识的掌握和融会贯通的程度。这样做既可以保证实验教学与理论教学的“无缝”衔接,也可以引导学生将理论知识真正用到实验中,充分体现理论内容与实际操作相结合的目的。

5结语

近3年,本文所提的教学改革措施应用在安徽科技学院环境工程专业“大气污染控制工程”课程的改革与探索中,不但提高了“大气污染控制工程”课程教学质量,也增强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实际工程问题能力和动手能力,为学生日后从事大气污染控制工程研究、设计、技术管理等工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同时为我校“培养高级应用型人才”提供了一个有益的尝试。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