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一轮大范围寒潮天气过程,正在影响我国。你那里冷空气到货了吗?据中国气象局,上周末(2021年11月20日-21日),寒潮又来了,气温普遍下降6℃-10℃,局地12℃以上,近20个省会级城市降温超10℃。据悉,此次寒潮是今冬第三场大范围寒潮,其强度不及11月4日至9日的寒潮。
11月20日至23日,安徽、江苏、江西等地局地累计降温可超14℃。23日早晨,0℃线将抵达长江中下游一带,我国三分之二领土将被寒潮“速冻”。南京市气象台昨天16时发布的寒潮警报、大风警报和全市天气预报。
目前北方强冷空气继续东移南下,昨天14时冷空气前锋已到达沧州、沛县和武汉一线。受其影响,23日、24日早晨最低气温:0℃至-2℃,部分地区有冰冻;冷空气影响期间,全市大部分地区将出现陆上5-7级、水面6-8级的西北大风,请注意防范。
南京今天多云到晴,西北风5到6级阵风7级,逐渐减弱至4级左右。今天最低气温:3℃到4℃;今天白天最高气温:8℃到9℃。23日早晨最低气温-1℃到-2℃。为此次冷空气过程最低气温,气温虽然降得猛烈,回温也迅速,24日最高气温将重回15℃+。
新闻多一点
为何今年大寒大暖频繁上演?
回顾今年年初,1月5日至8日的寒潮,让北方多地刷新有气象记录以来的最低温纪录,但这之后的2月,北方又迎来史诗级大回暖,多地刷新同期最暖纪录。
单看每次天气过程,其发生都有不同因素影响,但如果探究影响我国气温大波动的深层原因,除了我们常说的冷空气“加油站”西伯利亚,还得关注更遥远的北极地区。
正常状态下,由于温度差异大,北极地区的高空通常受低气压系统支配(即极地涡旋),而相对暖的中纬度地区则是高气压系统,明显气压差会导致强烈的西风急流,“圈住”了极区冷空气,阻止其向南扩展,同时也会让西风带中的槽脊活动相对稳定。
但是气候变暖改变了这种局面,由于在北极有放大效应,即相比其他地区,北极地区的变暖更加明显,导致极地与中纬度地区的温差变小,气压差减弱,一方面冷空气较易向南侵袭,另一方面中纬度地区的经向环流型加强,更容易出现大脊深槽,更有利于极地或高纬度的冷气团沿着深槽南下。
这种情况下,极地冷空气团甚至可以直接进入我国东北部地区,造成北方大范围的寒潮暴雪等剧烈天气,同时可进一步向南传播造成我国中东部地区的大范围降温。像今年1月5日至8日刷新北方多地气温纪录的超级寒潮就是如此。
预计这波较强冷空气过去后,还会有些补充冷空气继续影响我国,下一波厉害的冷空气何时来还未有定论,至少看到现在,我们可以说:如果气候变暖加剧,未来我们撞上极地“发货”的寒潮的“巧合”可能会更多。
中国天气网首席气象分析师提醒,此次寒潮天气过程存在低温冷害可能,需要做好蔬菜保温、防风工作,农民应及时给作物加盖草毡棉被,有条件可采用加温设备。此外,此次寒潮影响范围广,降温“待机时间”长,南方的小伙伴也要翻出羽绒服等冬装,及时添衣保暖。
本组稿件据南京气象、中国天气网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