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江苏一名老人把近50万元现金放在家中两年多。因为纸币受潮发霉,老人使用了吹风机,不料一吹纸币全都变成了“脆饼”,一碰就“掉渣”。老人的家属求助到银行,最终经工作人员处理,成功兑换了45.6万元。
储存不当易致人民币受损
在采访中,记者发现如今虽多使用移动支付,但仍有不少人保有在家中存放现金的习惯,一些老年人还会在家中存放大量现金。“藏钱”地点各种各样,书里、抽屉或柜子里,甚至是塞在被子里或藏在墙缝等隐蔽的场所。久而久之,很多人便忘了这回事。等到要用时,才发现原本好好的钱,已经受潮发霉或被虫蛀鼠咬了。
在秦淮区某银行网点,前来领养老金的市民孙奶奶便告诉记者,自己还是习惯用现金,钱在银行存一部分,也留一部分在家里以备不时之需,“万一有个什么事,孩子们也好找。”当记者问及家中钱一般放哪儿,会不会被虫咬或受潮,孙奶奶表示,“我用布包得好好的,放起来了,不会有虫子的。至于受潮了晒晒就好啦。”
“大家在日常生活中存放现金,可以放在干燥通风的地方,注意用火用电的安全。手头有较多现金时最好及时存入银行。”南京某农商行鼓楼支行的工作人员介绍。
钱币不慎受损应这样做
“人民币受损,要让专业的人来处理。”工商银行南京分行某网点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人民币的耐湿性还是比较好的,他曾经遇到市民误把人民币机洗了来银行兑换,也遇到过钱在家里放了很久,粘在一起的情况,但因为对方没有贸然进行二次处理,所以钱币是很完整的,没有受到二次损伤。
该工作人员建议,一旦在生活中遇到钱币破损情况,最重要的是保持现状,第一时间将受损钱币全部“打包”送往就近的银行交由专业人员进行处理,市民不要进行暴晒、撕扯等“补救措施”,避免受损钱币遭到二次损伤。
上述南京某农商行工作人员也表示,曾有位八十多岁的老奶奶卖了一夏天的西瓜,攒了一万五千元都放在一个皮夹子里,却不料家中意外失火,“血汗钱”成了“火烧币”,“还好她女儿把所有的钱币包着,原样不动地带到了我们银行,最后分拣、整理后,兑换了一万两千元。”
另一位银行业内人士特别提醒,很多市民在钱币出现破损时,会用纸或胶带粘一下。这时须确保粘贴的是同一张纸币的残币,不能用来自不同纸币的残币“拼凑”成一张“缝合币”。
残缺污损人民币兑换有何标准?
残缺、污损人民币是指票面撕裂、损缺,或因自然磨损、侵蚀,外观、质地受损,颜色变化,图案不清晰,防伪特征受损,不宜再继续流通使用的人民币。特殊残缺污损人民币是指票面因火灾、虫蛀、鼠咬、霉烂等特殊原因,造成外观、质地、防伪特征受损,纸张炭化、变形,图案不清晰,不宜再继续流通使用的人民币。
根据《中国人民银行残缺污损人民币兑换办法》第四条规定,残缺、污损人民币兑换分“全额”“半额”两种情况。能辨别面额,票面剩余四分之三(含四分之三)以上,其图案、文字能按原样连接的残缺、污损人民币,金融机构应向持有人按原面额全额兑换; 能辨别面额,票面剩余二分之一(含二分之一)至四分之三以下,其图案、文字能按原样连接的残缺、污损人民币,金融机构应向持有人按原面额的一半兑换; 纸币呈正十字形缺少四分之一的,按原面额的一半兑换;票面剩余二分之一以下,不予兑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