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庆期间山西暴雨造成的洪涝灾害仍在持续。国家减灾委、应急管理部已启动国家Ⅳ级救灾应急响应,派出工作组赶赴灾区实地查看灾情。北京商报记者了解到,目前一些地区由于道路阻塞,救援物资难以送达,成为当前主要问题。截至10月10日,山西洪涝灾害已致175.71万人受灾。事实上,我国今年除了降水量偏多,各类自然灾害也频发,应急管理部10日发布的消息称,前三季度各种自然灾害共造成9494万人次受灾,直接经济损失2864亿元。不过,与五年同期均值相比,各类损失都有所下降。业内专家表示,要健全与完善切实有利于减轻灾害风险的现代灾害管理体制,从减少灾害损失向减轻灾害风险转变。

道路阻断物资难抵达

国庆黄金周期间,山西省突遭大范围强降水,太原、阳泉、临汾、长治、吕梁、晋中大部分地区都创下了10月上旬累计降雨量纪录。据山西省应急管理厅消息,为应对灾情,山西省已启动省级自然灾害救助Ⅲ级应急响应,紧急安排下拨省级救灾资金2000万元,支持受灾严重地区受灾群众转移安置、毁损民房恢复重建等救灾工作。

据新华社消息,山西期严重洪涝灾害已致全省11个市76个县(市、区)175.71万人受灾,12.01万人紧急转移安置,284.96万亩农作物受灾,1.7万余间房屋倒塌。灾情发生后,省、市、县三级应急管理部门已紧急调拨帐篷3975顶、折叠床3212张、棉衣裤3000套、棉大衣16306件、棉被10932床、棉褥8600床等救灾物资用于受灾群众安置。

山西晋中祁县蓝天救援队副队长董晓刚告诉北京商报记者,“我们主要是在祁县自救,现在受灾严重的主要有两部分,一部分是山区,来远镇各村庄断电断水断路,无法与外界取得联系。从暴雨第一天电线就冲垮了,昨天又一个桥垮了,彻底把道路断了。今天我们送了一台发电机过去,由人抬过去,再找一个车送到镇上,保证人们手机能充上电。另一部分是川地区丰固村和南左村受灾严重,水有一米多深,灾民群众在集中救助点,需要一些生活物资,比如被褥、牙具、照明灯、发电机、充电宝、水泵等”。

对于山区而言,救援物资送达成为目前的难点。“现在主要问题是救援物资过不去,灾民能集中的尽量集中,有的地方去不了,要是步行得走7-8个小时,只能开车探路,听说昨天刚修好的一段路今天又塌方,又过不去,当地政府也在抓紧抢修当中。”董晓刚说。

此前,在一份《山西汛情物资求助》清单中,山西省晋中市灵石县梁家焉乡岩村情况显示,“目前不缺食物和水电,村里道路被毁,无法外出,交通不便……”10日,记者联系村委张志清,他告诉北京商报记者,“村里受灾情况比较严重,断水断电乡政府已经恢复,现在主要是村民自救,社会爱心人士给乡里捐助”。

洪涝灾害损失占比大

前有郑州暴雨,今有山西洪涝,今年极端气候和自然灾害似乎格外多,它们呈现什么特点?造成了多大损失?

10月10日,应急管理部官网发布2021年前三季度全国自然灾害情况,前三季度,我国共发生39次强降雨过程,全国降水量582毫米,较常年同期偏多4%。极端强降雨过程多、致灾强。7月份出现4次特强降雨过程,其中,7月中下旬河南遭受特大暴雨洪涝灾害,影响郑州、新乡、鹤壁等16个市150个县(市、区)。8月份湖北随州、陕西西安局地出现极端强降雨,引发严重内涝、山洪和地质灾害等。

秋汛形势严峻。汉江发生2011年以来最大秋汛,丹江口水库出现建库以来最高水位,海河水系卫河上游发生20年来首次秋季洪水,河南、四川、山西、陕西等地受灾区域与前期重合叠加,加重了灾害损失。洪涝灾害造成的死亡失踪人数、倒塌房屋数量和直接经济损失分别占前三季度各类灾害损失总数的七成以上。

整体来看,前三季度,我国各种自然灾害共造成9494万人次受灾,792人死亡失踪,526.2万人次紧急转移安置;15.7万间房屋倒塌,175.1万间不同程度损坏;农作物受灾面积10583千公顷;直接经济损失2864亿元。不过,与五年同期均值相比,受灾人次、因灾死亡失踪人数、倒塌房屋数量和直接经济损失分别下降31%、14%、16%和14%。

减轻灾害风险是重点

日,联合国领导的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发布第六次评估报告第一工作组报告核心结论,预测极端降雨事件将变得更加频繁,导致降雨量的显著增加。

今年5月,我国进行了第一次全国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中国气象局减灾与公共服务司司长王志华表示,“在未来,我们不仅可以告诉大家明天的天气怎么样,还可以告诉大家这样的天气可能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在哪些地方致灾的风险大,推动灾害天气预报向气象灾害风险预警转变”。

中国农业大学人文与发展学院副教授孔锋博士在接受北京商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新世纪以来,规模空前的城镇化进程,使我国洪涝威胁对象、致灾机理、成灾模式与损失构成等发生了显著变化。防汛应急管理面临着水灾风险防范任务日趋复杂艰巨与水安全保障要求日益提高的双重压力,且压力还将持续增大。

“统计数据表明,2006年以来,我国每年遭受洪涝的城市都在百座以上,水灾总损失与受灾城市数明显呈正比。农村大量青壮年外出务工,土地流转后水灾损失由少数种养殖大户承担的现状,导致一旦发生超标准洪涝灾害,便会出现城市水灾损失激增、农村集约化经营者巨额损失难以承受的风险。认清洪灾风险的演变特征与趋向,有助于推进从减少灾害损失向减轻灾害风险转变。”孔锋说。

在孔锋看来,未来如何健全与完善切实有利于减轻灾害风险的现代灾害管理体制、法制与运作机制;如何以流域为单元,构建布局合理、标准适度,科学调度,具备滞洪削峰、减势消能功能,且与生态环境友好的防洪治涝工程体系;如何构建集成空-天-地技术的灾害监测、预报、预警与风险分析系统,满足决策所需的时效与精度,都是需要考虑的重点。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