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这东西太害人了,毁了孩子也毁了家庭,害得我倾家荡产。”焦虑、无奈......这几天河南新密市魏大哥的一家人都笼罩在这种紧张的氛围里。作为家里顶梁柱的他,更是感觉天都要塌了,“辛辛苦苦打拼了几十年,一下全没了。”

事情还要从今年10月份说起,因为儿子小杰(化名)要上网课,魏大哥就把自己的手机留在家里,自己去煤矿上班。

“一封就封了60天。”直到12月8号,魏大哥才回到家。当天傍晚,他看家里的电费快用完,就向儿子要回了手机,准备充点电费。


(资料图片)

“我打开微信,微信支付打不开了,我就问孩子微信支付你是不是动了我的支付密码。”魏大哥说。

感觉到情况不对的魏大哥,赶紧翻看微信的支付账单,这一查果然发现了问题。

“一看账单我心都凉了,为啥这钱出去这么多呢,我粗略估计了一下,从10月27日到12月8日,总共花了17万9千多,将近18万块钱。”魏大哥说。

这么多的钱到底去哪儿了?仔细询问,小杰才说出了实话。

“(记者:他这些钱都花到哪些地方了)主要是游戏。(记者:在游戏上花的是什么钱)应该是买装备或者皮肤,光充游戏就有156836元。”魏大哥说。

账单显示,小杰转账支付的对方户名主要是深圳腾讯天游科技有限公司、广东欢太科技有限公司、心动网络。

小杰说,花钱主要是玩游戏买装备和皮肤,包括“使命召唤”、“王者荣耀”、“和平精英”等几款在同学圈子里比较流行的手游。

“都玩过。(记者:都充过钱吗)就这些腾讯游戏充的最多,其他都是几千几百。(记者:这就是游戏界面)对。(记者:花钱买的是啥东西呀)就屏幕上这些。(记者:你给我指一下是哪些东西)这这这。(记者:这有什么用啊)就纯属好看。(记者:这都得多少钱啊)几千。(记者:这些也是装备吗)对。(记者:在游戏中有实际作用吗)有,有伤害加持,就相当于打别人的话,比别人有多几个点伤害。(记者:有没有存在诱导的,比如说公司或者个人诱导你去消费这些行为)有些我喜欢玩的游戏,不充钱没法玩。”小杰说。

魏大哥从三个银行卡的账单发现,小杰充值游戏非常随意,买东西几乎不考虑价格,单次消费648元的就有上百条。

“单看11月19号,当天我看这个单子上,一天刷648元的单,刷了17次。我算了算,达到11016元。这是我辛辛苦苦干几个月才能得到的,他一天就给我消费完了。”魏大哥说。

除了游戏充值外,小杰还在购物平台买了很多东西,其中就包括5个平板和3个手机。

“(记者:怎么买这么多啊)因为疫情,我想买几个,哪个先到我就用哪个,后边的我就给它们退了。”小杰说。

这么密集的消费让魏大哥十分疑惑,自己的银行卡支付密码并没有告诉孩子,他是怎么知道的呢?

“(记者:支付的密码是怎么弄到的)我用我爸身份证号修改的。(记者:是有人教你还是自己琢磨的)自己琢磨的,琢磨了一天。(记者:你的游戏账号是用谁的身份证号注册的呀)用我爸的。”小杰说。

现在小杰已经认识到了错误,但钱已经花出去了。魏大哥这两天正在向游戏平台申诉,希望能够挽回一点损失。

腾讯游戏客服回应称,“请问您想要咨询未成年人不理性消费的问题吗?(魏大哥:对对对)您是未成年人本人还是孩子父亲(魏大哥:父亲)孩子不理性消费的情况,我们这边也是非常重视的,这边是必须要通过系统先帮您核实一下当前的情况,小程序的话也是在进行一个资料审核,预计会在10个工作日左右答复您,辛苦您先耐心等待,只要核实存在未成年人的不理性消费,都会妥善退费。”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