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9—11月,湛江在调低村一带陆续种植了近10万株红树林,种植品种包括白骨壤、红海榄、桐花、木榄、秋茄等十几种,目前成活率在90%以上。

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以前,调低村曾是红树林扎根的地区之一。彼时,水产养殖兴起,红树林遭到大规模破坏,取而代之的是大规模的虾塘。

“正因这一带曾经是红树林,所以潮涨潮落的位置十分适合红树林生长,而且中间仍存有20多亩红树林。以前养殖户挖虾塘的时候,并没有把泥土运走,进行造林时不需要外来运土填充,加上地势起伏较大,适合人工恢复。”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热带林业研究所教授辛琨介绍道。

项目总面积约380亩,红树林种植面积约250亩。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工作人员在塘坝、斜坡等地种植红树林,同时将整个项目的水系打通,形成循环。整个循环系统水位靠闸口控制,可以控制潮汐涨落时间,既能保证红树林修复,也能保证原有的养殖空间基本不受影响。

湛江市良种繁育场场长周保彪负责项目红树林种植和管护,他介绍:“管护除了监测病虫害及其它植被的生长情况,关键还在于养殖户的配合,对养殖池排水进水应遵从一定规律,既不能使红树林长期浸泡在海里,也不能长时间曝晒。”

在学者彭有贵的研究中,实施养殖动物与红树植物共存一体的耦合养殖模式,通过植物吸收、土壤吸附和改变系统微环境等作用,可以有效降低养殖废水中氮、磷等营养污染物含量,降低水体富营养化,减少环境污染。“红树林不仅仅是保护林,更是恢复整个生态系统,需要有滩、有水、有树。”辛琨说。

接下来,该项目将对后续植被变化,滩面、水面动态修复规律进行监测,以期为全省乃至全国的红树林修复提供范本和依据,为破解“退塘还林、退塘还湿”难题提供有益借鉴,实现社区发展与生态保护共赢。

◆声音

岭南师范学院教授、红树林研究专家陈燕:

“红树林之城”

溢出效应不可估量

当前,湛江全市上下正同心合力,欲将“红树林之城”打造成湛江响亮的名片。除了其本身所带来的有形生态、经济效益之外,红树林保护和开发所带来的无形品牌效应同样令人瞩目。

绿字当头、生态发展,当地在打造“红树林之城”中所展现出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低碳发展道路的决心,极大提升了这座城市的美誉度和知名度,不仅吸引了不少外地人士来湛投资置业,也从侧面推动在湛企业尤其是石化、钢铁等企业加快向低碳环保转型。今年2月,宝钢湛江钢铁零碳示范工厂百万吨级氢基竖炉工程正式开工,该工程建成后每年可减少二氧化碳排放50万吨以上,有望在钢铁冶炼过程中实现近零碳排放。

在岭南师范学院教授、红树林研究专家陈燕看来,“红树林之城”是一个可以和生态之城等同来看的概念:“湛江从创建生态园林城市到创建国家森林城市,再到打造红树林之城,三位一体的生态建设构建起城市—乡村—河海的绿色资源库,有利于实现造绿、储碳、富氧的良好人居生态环境,提高湛江的软实力。”

经过多年实践探索,湛江在红树林保护和生态修复方面积累了非常丰富的经验。打造“红树林之城”,一方面有利于形成环岛红树林生态屏障,保障沿岸人民安居乐业,另一方面也能借助这种“海上森林”景观,形成环岛生态风景线,拉动湛江旅游产业,实现产业转型升级。

陈燕认为,打造“红树林之城”,当务之急应抓紧编制中长期规划及相关保护条例,保障建设发展少走弯路。由于雷州半岛红树林沿海岸带散布,群落及生态类型多样,应尽快查清本底资源,建立数据库,并建立动态监测管理系统。值得注意的是,在探索保护与利用的共赢模式时,应确保“保护优先”。

“还应当注意的是,要解决好红树林保护与海岸及近海海床生态的矛盾。坚持自然恢复、人工修复与人工造林相结合。在潮位较低、风浪较大的困难之地进行人工造林,不可避免会采用工程造林方法,而红树林一旦发育成林,其发达的根系及促淤造陆的功能,也会极大改变原有的海岸底质,这种改变是不可逆的。所以在规划新造林地时,滩涂选择必须谨慎,避免出现大面积改变原有海岸生态的情况出现。”陈燕说。

当保护、修复与开发的路子走实走对,届时,人不负红树林,红树林定当不负人。

上一页 3/3 下一页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