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

今年暑期全国各地博物馆迎来游客高峰。为了更好地参观游览博物馆,深入了解文物展品背后的历史故事,不少游客选择花钱购买讲解服务,但非馆方讲解引来吐槽不断。有媒体近日调查发现,博物馆讲解服务问题颇多:非馆方讲解人员专业水平参差不齐;讲解员音量扰人,还经常霸占展品前最佳观赏位置,影响看展秩序;还有一些所谓“野导”,不仅讲解内容漏洞百出,还把野史当正史,混杂着成功学、低俗黄段子。

“一个博物馆就是一所大学校。”博物馆不同于一般的旅游场景,它是一个“重知识”场地,特别是对孩子来说,如果单纯只是由大人领着参观,没有专业讲解陪同,难免沦为走马观花。再加上如今大家对深度游的需求不断提升,可以说讲解服务已是博物馆游中的刚需。

但是,由于成本等综合因素,博物馆的讲解服务资源,一般很难满足高峰期所有游客的需求。这种情况下,一些非馆方讲解服务应运而生,倒也是一种有益的资源补充,成为部分游客退而求其次的选择。但这个过程中的乱象,也确实不容忽视。像专业水平参差不齐,甚至一些讲解员向游客输出错误的知识点,以及秩序没法保障等,又反过来影响了游客的体验。

针对这一现象,近期不少地方的省级博物馆宣布,原则上不允许社会人士在馆内展厅组织开展讲解活动。这对于防范一些不专业的馆外讲解员肆意涌入,以及规范游览秩序,相信都是有帮助的。但是,如此一刀切地将社会讲解力量完全排除在外,是否真的合理?

毕竟,相对于高峰期预约不上馆内的讲解员,社会化的讲解员虽然可能不足够专业,但至少好过完全让游客自己走马观花。更何况,相对来说,社会化讲解员由于更少了一些考核方面的硬性要求,不少还有着兴趣驱动,能够满足相当一部分游客对于讲解趣味性、通俗性的要求。像之前关于对博物馆讲解员“讲解太枯燥”、过于“专业”、让不少孩子和游客听不懂的吐槽也不少。一定程度上说,非正规化的社会讲解力量为游客提供了多元化选择,它需要规范,但一刀切地禁止,可能并非上策。

还要看到,所谓的博物馆热,其实也就是这几年才真正兴起。它的背后,是社会对深度游、文化游需求的上升,以及消费能力的提高。在这种情况下,相关讲解资源的培育,注定需要时间,也少不了社会力量的参与。一则,旅游高峰期,即便继续扩大正规讲解力量,也不可能指望博物馆的讲解资源能够满足所有人的需求。二则,当社会的博物馆游氛围不断升温,大家对讲解资源的质量要求不断提高,自然也会倒逼社会化讲解员水平的提升。正如我们需要给予博物馆更充分的准备一样,也需要给予社会讲解资源成长一定的时间和包容。

博物馆游持续升温,代表的是社会的文化消费需求发生变化,它的背后对应的是整个社会文化水平的提升。如果把博物馆讲解完全看作是博物馆的专利,试图固化某种讲解范式,甚至垄断某种博物馆讲解权力,而排斥社会化力量的参与,未免狭隘,不仅可能伤及博物馆热,也不利于增强社会的文化氛围。

这方面其实已有政策口子。如去年8月,北京市文物局发布关于规范博物馆讲解工作的指导意见中就明确,在博物馆讲解能力不足的情况下,博物馆可以允许社会团体、个人在馆内开展讲解服务,制定相关管理办法,通过事前培训、备案、事中事后监管,规范讲解秩序。这方面的规范性工作,包括规则的制定、后续的监管实施,都宜尽快明确,既规避一些乱象,也为社会化讲解行业的发展树立预期,让真正有资质、有能力的讲解服务能够光明正大地为游客服务。这亦是对社会就业的助力。

近年来,都在说要推进旅游业供给侧改革,这其实并不是什么抽象的问题。让更多的社会力量能够有序参与到旅游服务资源的供给上来,让社会化讲解资源也能够有机会发挥自己的优势,就是一个很实在的措施。

来源:羊城晚报 作者:朱昌俊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