浩浩西江水,为中山带来了纵横交错的水溪支流,成就了这一方水土的丰沃与人杰地灵。近年来,约1200块河长公示牌在中山密布的河网之上立起,展示了中山人以河长制促“河长治”的治水决心。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自2017年至今,中山全面推行河长制湖长制工作已有5年时间。5年来,中山深入推进河湖“清四乱”“清漂”常态化规范化,大力开展非法占用岸线专项整治行动;创新建立“民间河长”,积极探索“河小青”学院试点创建,引导民间力量参与爱河护河。5年来,中山累计完成77.6公里碧道建设,以人水相融的生态文明建设成果,推动中山实现河畅、水清、岸绿的美好愿景。

“头雁”引领吹响“冲锋号”

“头雁”的引领,凝聚起改善河湖环境的强大动力。河(湖)长制工作开展以来,中山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带头治水,多次开展巡河、治河、管河工作,推进河长制落地见效。11月9日,中山设立中央环保督察通报问题整改暨全市水污染治理工作指挥部及其办公室,全市“转作风、再出发、开新局”工作首先从治水开始。

2017年以来,中山建立市、镇、村三级河湖长体系,在全市16条外江、1041条内河涌、2个湖落实河湖长,2020年在河长体系基础上推行河湖警长制。今年9月,中山增加镇街主要领导担任118条重点河涌河长,全力推进未达标水体整治工程施工进度。

勇于担当,善作善成。中山市黄圃镇石军村党委书记郭宋华自担任村级河长以来,仅一年多就在黄圃镇以第一速度、零投诉的工作成果完成堤围外的综合整治,积极开展河涌清淤、河岸环境治理、河道两边违建清理等工作,改善了石军村的河湖环境。郭宋华也因此在2020年入选“全国最美河湖卫士”候选名单。

如今,中山密布的河网之上共设置河长公示牌约1200块,均标明河长姓名、联系方式、河长职责、管护目标及河涌基本信息,实时接受公众监督与投诉,从2017年至今接受的488个公众投诉问题,均已督促相关镇街河长和相关部门处理并落实整改。

从“有名”到“有实”、从形式到内容,中山河长制工作吹响“冲锋号”。2020年,中山开展河长制工作“一巡二档三重点”专项提升行动,推动河长制工作整体提升;2021年,持续开展河长制自查自纠专项提升行动。“河长来了”,带来了河湖面貌的切实改善。

标本兼治坚持精准治污

以绿色描绘发展蓝图,谱写生态文明建设新篇章。通过建立市明察暗访、镇街交叉检查、聘请第三方专业巡查及各级河长与民间河长巡查的“3+2”督查机制,中山密织河湖管护网。2017年至今,全市市、镇、村三级河长累计巡河超12万次。

标本兼治,紧扣河长制工作任务,中山市开展了一系列精准治理行动——

2017年至今,中山开展水面漂浮物清理常态化工作,由各级河长指挥的“清漂”行动按照“属地管理、就地打捞,科学清运、妥善处置”的原则,投入资金7237.45万元,共清理河涌约2000公里,水面漂浮物11.01万吨。

2019年开始,河湖“清四乱”整治工作在中山全面开展,排查出规模以上河湖“四乱”问题531个,规模以下河湖“四乱”问题752个,全部完成销号;2020年,中山继续推进河湖“清四乱”常态化规范化工作,河湖“四乱”问题整改率达100%。

今年3月,中山吹响非法占用岸线专项整治号角,建立“部门牵头、镇街主责、联合执法”整治工作机制。截至9月1日,全市上报占用岸线砂石场、搅拌站已全部完成整治,销号率100%。

以水为媒建设精品碧道

碧一江春水,道两岸风华。近年来,作为中山市碧道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金钟湖碧道已经成为中山最受欢迎的景点之一。碧道内设有中山市水利科普长廊,融亲子、生态、教育、修身、文化、休闲、公园于一体,成为老百姓美好生活的好去处,也在与翠湖碧道一同被广东省列入特色碧道案例。

建设以水为纽带,以江河湖库及河口岸边带为载体,统筹生态、安全、文化、景观和休闲功能建立的复合型廊道,是中山河长制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根据规划,中山计划到2025年底建成367.3公里碧道,形成“两核六廊”总体特色结构;到2035年底碧道成网覆盖全市,实现“水清岸绿,鱼翔浅底,水草丰美,白鹭成群”的愿景。

今年8月,《中山市高质量建设碧道实施方案》印发,为中山建成高标准精品碧道提供了“路线图”。目前,中山已完成今年全部60.6公里碧道建设任务,包括横门水道碧道火炬开发区段、黄沙沥碧道三角镇段、西江碧道横栏镇段等重点碧道,把补齐水安全短板作为碧道建设的首要任务,以碧道重塑水乡中山的滨水空间,打造江河安澜秀水长清美丽河湖。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