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佛山市中级人民法院(下称“佛山中院”)发布2021年度十大重点工作,涉及政法队伍教育整顿、深化扫黑除恶斗争、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为人民群众办实事等方面,集中体现出佛山中院在过去一年适应审判执行任务不断增加之常态,在增强群众司法获得感、深化司法体制改革等工作上持续发力,努力为佛山争当全省地级市高质量发展领头羊提供有力的司法服务和保障。

1荣获全国法院党建工作先进集体称号

佛山中院认真贯彻落实上级关于党史学教育的决策部署要求,制定责任清单、任务清单、学清单、整改清单“四张清单”抓力度,通过及时跟进学、集中研讨学、全面覆盖学等抓深度,聚焦“一站式”提供诉讼服务、多元化解决基层纠纷、“组合拳”优化营商环境、全方位弘扬法治精神“四个服务”抓温度,推动党史学教育与工作业务等互促共进,队伍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显著提高,带动审判执行等各项工作呈现出新活力、新气象。

2021年,全市法院共受理案件314530件,结案275864件,一审判决发改率、执行完毕率居全省第三位,执行工作朝着切实解决执行难的更高目标迈进;佛山中院被最高人民法院授予人民法院党建工作先进集体称号和人民法院基层党组织组织力提升工程优秀组织奖,民一庭获评全国法院先进集体;全市法院2名法官和1个基层法庭入选全省最美基层法官和最美人民法庭,1名法官被评为全省法院金牌调解员。

2扎实开展政法队伍教育整顿,出台法官与律师接触交往“十不准”

佛山中院严格按照上级关于开展政法队伍教育整顿的部署,始终坚持政治引领,突出培根铸魂砺初心,持续开展“三项教育”,以开展政治轮训、革命传统教育等实现精神洗礼、自我革新;突出紧盯“病灶”祛顽疾,形成自查自纠、组织查处、专项整治合力;突出实事办实暖民心,通过征求意见座谈会、“法律六进”等,让群众感受司法为民新风貌;突出整改成果长效化,出台“法官与律师接触交往十不准”等机制,明确规定法官不准向律师泄露案情和办案工作秘密,不准接受律师请托过问、干预或者插手正在办理的案件等,将“当下治”和“长久立”有机结合。过去一年,佛山中院政治生态进一步优化,纪律作风进一步好转,素质能力进一步增强,执法司法公信力进一步提升,实现思想、行动、作风的深层变革。政法队伍教育整顿期间建立长效机制13项,人民群众的司法获得感和满意度有效提升。

3实施“卓越工程”三年规划,持续打造审判执行“佛山品牌”

佛山中院制定“卓越工程”三年规划,从“打造司法研究品牌”和“实施人才培育工程”两个方面,推出明确司法研究任务、搭建司法研究台、开展精品培植、配套激励机制、实施青年调研人才阶梯计划、实施复合型人才培养计划、实施人才储备库组建计划、实施审判执行专家素能提升计划8项重点任务,全面提升队伍综合能力,建设学型、研究型法院。“卓越工程”三年规划的制定和实施,有利于培养精业务、爱研究、善总结的复合型人才,形成具有佛山特色的学识阵地、人才基地、思想园地,全面提升佛山法院司法“软实力”,持续打造在全省全国具有影响力的审判执行“佛山品牌”。

4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办理破产”指标居全省地级市第一

佛山中院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关于把打造一流营商环境作为一号改革工程的工作部署,将推进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作为服务中心大局的“一号任务”,以案件快立快审“一网办”、胜诉权益兑现“快一步”等“十大措施”“80项举措”,全面提升产权保护力度、司法改革精度、联动协同强度和诉讼服务温度,形成优化法治营商环境新亮点、新成效。在执行合同指标方面,全市法院网上立案、跨域立案26万件,民商事案件均审理周期缩短至79.5天,4个案例入选全省法院服务保障营商环境典型案例;办理破产指标方面,全面保障市场主体救治与退出,助力负债220亿元的奥特莱斯小镇等20家企业涅槃重生,盘活资产超千亿元,重整均周期从3年缩短至288天,“办理破产”指标列全省地级市第一。

5扫黑除恶常态化制度化,护航安佛山建设

2021年是常态化开展扫黑除恶的开局之年。佛山中院深入推动常态化扫黑除恶,巩固专项斗争成果。抓紧案件清结,妥善审结涉黑恶大案要案。其中,林镜泉等9名被告人被判连带赔偿生态环境修复等各项费用共计29.6亿余元,是目前全国判赔数额最高的环境公益诉讼案件,有效挽回国家损失,促进生态修复。紧扣“标本兼治”“长效常治”目标要求,对案件办理中发现的非法采砂、“车匪路霸”等问题制发司法建议7条,助推行业清源,有力保障人民群众安居乐业,护航安佛山建设。

6为群众办实事,推出生效证明免提供和人口信息一键查服务

佛山中院先后推出生效证明免提供和人口信息一键查服务。当事人到佛山两级法院办理执行立案时,不再需要提交法律文书生效证明。此外,佛山中院上线立案人口信息查询系统,增设佛山市户籍人口信息查询功能。有查询需求的当事人不再需要辗转奔波于公安部门和法院之间。自上述机制施行以来,全市两级法院办理执行免交生效证明共计75225次,查询户籍人口信息1286人次,实现“一窗通办”“一次办好”。

7执前督促和解,执结案件均用时16.5天

佛山中院出台《执前督促履行及和解工作规程(试行)》,积极探索“执前督促+和解”新机制。执行案件立案前,法院将部分符合条件的案件分流导入诉前和解中心,由和解中心督促被申请人履行义务并组织双方和解。期间,法院对生效法律文书的保全和查封力度与强制执行相当,却不会产生执行和调解费用,在充分保障申请人相关权益的同时,为当事人提供更省时、省钱、省心的纠纷化解途径。自2021年6月施行至2021年12月31日,全市法院通过执前“督促履行+促成和解”成功案件837宗,均用时16.5天,涉及标的4679.45万元,为当事人节省执行成本38.2万元,改革经验获省法院推广。

8年结案数和法官人均办案数创历史新高,一年长期未结诉讼案件数五年最低

为有效应对收案数量不断增长、案件类型日趋复杂化的审判执行新态势,佛山中院强化案件流程管理,严格落实案件审限监管,常态化挂牌督办长期未结案件,压实院领导、审判业务部门负责人审判管理监督职责,从源头上防控、减少长期未结诉讼案件。2021年,佛山中院新收案件31718件,同比增加20.47%;结案31591件,同比增加19.39%;法官人均办案229件,同比增加18.65%,新收案件数、结案数及法官人均办案数均创历史新高。现存未结案件中,一年长期未结诉讼案件减少至40件,为五年最低;三年以上长期未结诉讼案件1件,接实现清零,长期未结诉讼案件数量持续大幅下降,审判执行工作整体呈现良好运行态势。

9发布《关于全面加强知识产权司法保护的实施意见》,深化审判机制改革创新

佛山中院结合佛山市知识产权保护发展状况,发布《关于全面加强知识产权司法保护的实施意见》,从五个方面、19条意见推动发挥知识产权审判职能作用。与市版权局、禅城区人民法院等联合发布佛山市版权十大案件,推出著作权审判白皮书,得到社会各界的一致认可。在实施意见的基础上,出台指引推进知识产权民事案件繁简分流与纠纷多元化解工作、编制《知识产权办案手册》、开展“版权保护的常见误区”专题法治讲座等,有力助推佛山全国版权示范城市创建。

10法护少年,“晓法姐姐法官工作室”进驻校园

2021年4月,佛山中院“晓法姐姐法官工作室”在市外国语学校正式揭牌运行。作为全省范围内首建的青少年校园普法基地,法官工作室持续开展主题法治宣讲、有奖竞赛活动、法律主题班会、微电影录制等特色普法活动,构建起常态化校园普法机制,在预防未成年人违法犯罪、培育青少年法治意识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法官工作室成立以来,结合校园欺凌、网络犯罪等话题积极开展法治讲座,组织线上有奖竞赛活动,共计2万人参与;宪法宣传周期间,举办“晓法带你逛法院”网络直播活动,邀请学生和家长实地走进法院,直播观看人数超5.5万,受到师生和家长欢迎,普法效果明显,普法品牌影响力进一步扩大。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