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华遗嘱库发布了《2021中华遗嘱库白皮书》,首次公布了“00后”遗嘱数据。数据显示,2020—2021年的立遗嘱人群中,“00后”一共有223人,近一年增长了14.42%。支付宝、微信、QQ、游戏账号等虚拟财产是“00后”“90后”遗嘱中常见的财产类型。

我们每天在网络世界中倾注着喜怒哀乐,构筑了平行时空里的另一个自我。当生命走到尽头,社交账号、电子邮箱、游戏账号……这些虚拟财产该如何处理呢?

遗嘱里的新内容

近日,21岁的小李来到中华遗嘱库订立遗嘱,他特别提出将游戏账号写进遗嘱里。通过专业人员起草,他的遗嘱处理了游戏账号、微信账号、支付宝账号等虚拟财产。

白皮书显示,支付宝、微信、QQ、游戏账号等虚拟财产是“00后”“90后”遗嘱中常见的财产类型。截至2021年12月31日,中华遗嘱库共收到445份内容涉及虚拟财产的遗嘱。

中华遗嘱库广东第一服务中心主任李欣悦解释,年轻人为虚拟财产投入了大量的时间、精力、金钱和情感,希望这部分财产在受法律保护的情况下被继承。同时,虚拟财产看不见摸不着,将其写进遗嘱可让亲友清楚了解自己的虚拟财产有哪些。

“年轻人在遗嘱中纳入虚拟财产,充分体现出法律进步、观念进步。”李欣悦说。

什么是虚拟财产?法学专家认为,广义的网络虚拟财产是指依存互联网而存在,具有一定财产价值的网络虚拟形态,如网络游戏币、社交账号等。

继承人可向平台主张权利

目前,法律法规对涉虚拟财产的保护、继承尚有“留白”,实际操作中存在不同理解。比如,哪些虚拟财产归属用户所有,哪类虚拟财产归属网络平台所有、平台可以自行处理,法律法规没有具体规定。

记者查阅主流社交平台和网络游戏的服务协议发现,互联网公司普遍限制虚拟账号的继承,或缺少相关的条款加以明确。中华遗嘱库管委会主任陈凯表示,平台协议是一种格式条款,互联网公司可能会排除自身的义务,尽管目前还没有相关的司法判例,但这样的条款可能会被认定为无效。

陈凯认为,互联网公司限制虚拟财产继承,主要是基于保护用户隐私的目的,但这并不完全站得住脚,“除了保护用户隐私,还要尊重他们的选择权,现在平台相当于剥夺了用户的选择权。相关的法律法规肯定会慢慢完善,或者有相应的判例来明确虚拟财产的继承”。

陈凯表示,中华遗嘱库订立虚拟财产相关遗嘱的原则是,最大限度满足当事人的意愿,结合平台规则、法律规定,并考虑将来有可能被法律认可的权利,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记者从广州公证处了解到,公证机构目前在办理网络虚拟财产遗嘱或者承继公证时,会重点审查立遗嘱人是否确系该网络虚拟财产的权利人。广州公证处建议,当事人在订立虚拟财产遗嘱前,要先了解平台规则对网络虚拟财产享有特定权利或利益的有关规定。如果网络平台方以协议或者明示的单方平台运行规则等形式作出的运营规范和政策,对该网络虚拟财产作出了相应限制规定的,则不适宜订立遗嘱或继承。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杨立新认为,“遗嘱只要不违反法律规定,应该是有效的。继承人可以拿着遗嘱向平台主张权利,平台不同意的,可以向法院上诉。判得多了,法院积累的经验多了,有了统一的裁判规则,就可以推动立法。”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