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两难故事法是心理学家采用的研究儿童道德判断水平的一种方法,其要求个体考虑是非价值并做出困难的决策,但又不可能圆满解决的假设性情境。


(相关资料图)

2、它们是以故事形式描述的两难情境,让被试者对进退两难的道德问题做出回答,从而研究不同文化、阶层、年龄的人在道德认识、道德标准、道德判断上的特点和规律。

3、最早科尔伯格编制了9个道德两难故事,让被试者评价故事中的人物行为。

4、其中以“海因兹偷药”故事最为有名,不仅要求儿童回答是非,还要讲出依据。

5、根据被试者的回答,对儿童的道德水平进行划分,并把这一水平的划分作为量表,用来测试儿童的道德发展水平。

6、扩展资料理论:水平一:前习俗水平。

7、该水平的特点是:个体还没有内在的道德标准,而是取决于外在的要求。

8、他们用来作为道德判断的基准取决于人物行为的具体结果及其与自身的利害关系。

9、(1)、惩罚与服从为定向。

10、个体以行为对自身所产生的后果来决定这种行为的好坏,而不管这种后果对人有什么意义和价值。

11、以为任何一件事只要被惩罚了,不管其理由是什么,那一定是错的。

12、避免惩罚和无条件地屈服力量本身就是价值。

13、(2)、相对功利为定向。

14、个体以行为的功用和相互满足需要为准则,开始知道了人们之间的关系是根据像市场地位那样的关系来判断的,知道了公平、互换和平等分配,但总是以物质上的或实用的方式来解释这些价值的。

15、2、水平二:习俗水平。

16、该水平的特点是:个体能按照家庭、集体或国家的期望和要求去行事,认为这本身就是有价值的,而不大理会这些行为的直接后果。

17、这时他们能够从社会成员的角度来思考道德问题,了解、认识社会行为规范,并遵守执行这些规范。

18、(1)、以“好孩子”为定向。

19、个体以人际关系和谐为导向,认为凡是讨人喜欢或帮助别人而为他们称赞的行为就是好行为。

20、在进行道德评价时,总是考虑到他人和社会对“好孩子”的期望和要求,并尽量按照这种要求去做。

21、对行为的是非善恶,开始从行为的动机入手来进行判断。

22、(2)、遵从权威与维护社会秩序为定向。

23、这时个体所作判断的根据是相信规则和法律维护着社会秩序,因此,个人应当遵循权威和有关规范去行动的义务。

24、由于情、法、理三者有时难以兼顾,这一阶段的学生判断善恶常会出现相互矛盾的现象。

25、3、水平三:后习俗水平,又称为原则水平。

26、该水平的主要特点是:个体努力在脱离掌握原则的集团或个人的权威,并不把自己和这种集团视为一体,而是以普遍的道德原则和良心为行为的基本准则。

27、想到人类的正义和个人的尊严,其道德判断超出世俗的法律与权威的标准。

28、(1)、社会契约为定向。

29、个体开始认识到,法律或习俗的道德规范仅仅是一种社会契约,是由大家商定的,也可以因大多数人的要求而改变。

30、在判断好坏时,认为只有兼爱的行为者才是道德的,错误的行为可以根据其动机是好的而减轻对其责难的程度。

31、但并不因为动机良好而将其错误的行为也看成是正确的。

32、(2)、以普遍的伦理原则为定向。

33、以人生的价值观念为导向,对是非善恶的判断标准超越现实道德规范的约束,以正义、公正、平等、尊严等等这些人类最一般的伦理原则为标准进行思考。

34、并根据自己所选定的原则进行某些活动,行为完全自律。

35、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两难故事法。

本文到此分享完毕,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