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好乡亲健康“守门人”
“阿姨,回去之后按时吃药,如果血压又升高了,您再来或者给我打电话。”大年初六10时许,在湾里管理局罗亭镇上坂村卫生室里,村医曹和槐一边给78岁的黄阿妹测血压,一边说,“没啥大问题,主要还是高血压,您平时吃东西要少油少盐,心情也要保持平和。”“都听你的。”老人说完拿了药放心离开。
已经50岁的曹和槐,为守好基层卫生室这道事关乡亲健康的“前哨”,和妻子柯冬凤留在卫生室过年,以便随时给前来就诊的村民听诊、开药。他们既是夫妻,也是同事,一个村子、两个药箱,走遍了上坂村每一个角落,28年如一日坚守在乡村卫生健康工作一线。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交代好妻子柯冬凤留意观察几名患者的输液情况,把卫生室的患者安置妥当后,曹和槐拿出放着感冒药、降压药、糖尿病等药物的出诊箱,一一清点好所需之物后,戴上口罩,肩挎医疗箱,又开始出诊了。
步履匆匆,记者跟随曹和槐来到82岁的五保户陈爷爷家中。
“您现在感觉怎么样?有没有什么地方不舒服?”曹和槐为陈爷爷测了血压、血氧等。陈爷爷有数十年的冠心病史,曹和槐当了28年村医,就为他看了28年病。每隔一段时间,曹和槐便会上门为老人做一次诊断。
和陈爷爷谈话的10多分钟里,曹和槐又接了两个电话,一个是病情有所好转的村民问其是否还需继续服药,另一个则是预约明天的上门诊疗时间。
回到卫生室正值饭点,一个发热的老人来看病,顾不上吃饭,曹和槐马上接诊,为老人做检查。看着忙得停不下来的丈夫,柯冬凤虽理解但也有些心疼。“除了白天忙碌以外,晚上也会接到村民电话。一旦是行动不便的老人或小孩,他便立马驱车送诊上门,常常是晚上急匆匆地出门,回来时已经到了凌晨五六点。”柯冬凤告诉记者。
“这里和大医院不同,没有医生轮班,也没有细分科室,所有的诊疗都靠我们。”结束了手头上的工作,已经是下午3时,端着妻子用微波炉热好的饭菜,曹和槐向记者介绍道,上坂村有7个自然村,常住人口近3000人,夫妻两人1994年从卫校毕业后就回村做起了村医,一干就是28年。曹和槐和柯冬凤对村民们的健康状况进行了摸排和记录,谁有疑难杂症,谁需要特殊照顾,他们心里都有一本账。
特别是春节前,返乡人员增多,为了保障村民们的健康,曹和槐提前对重点人群进行了摸底,一方面跟之前供货的医药公司联系,另一方面向罗亭镇卫生院药品采购专班争取资源。“考虑周全一点、提前做好各方面的准备,就可以让乡亲们过一个舒心年。”曹和槐说。
从以前缺知识、缺药物,更缺设备的“赤脚医生”,到如今,药物供给足、设备足的村卫生室,曹和槐夫妻见证了农村基层医疗的巨大变化。28年来,他们坚守在预防救治的“最后一公里”,当好乡亲们健康的“守门人”。“我们新一年的最大心愿就是希望自己老得再慢一点,乡亲们的身体更健康一点。”曹和槐和柯冬凤异口同声道。(高 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