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逢端午,报刊都会有与端午有关的典故和民俗的报道。端午节的粽子、祛“五毒”、赛龙舟及屈原说、曹娥说、伍子胥说等,大家都耳熟能详了。其实,在历史上,端午节的民俗还有不少,因年代久远和历史原因,一些民俗慢慢消失了,而这些消失的风俗也是很有趣的。
(资料图片)
端午节 何大齐绘
《龙舟竞渡图》页 唐 李昭道绘 故宫博物院藏
“射柳”到清末消失
自元代起,史料中就有京城端午节的记载了。如《析津志》记载,端午节要“射柳”。射柳风俗出现得较早,至少在辽、金时代已出现。《金史·礼志》中就有射柳的记述:“金因辽俗,重五日插柳球场为两行,当射者尊卑序,各以帕识其枝,去地约数寸,削其皮而白之。先以一人驰马前导,后驰马以老羽横镞箭射之,即断柳,又以手接而驰去者为上,断尔不能接去者次之,或断其青处及中而不能断与不能中者,为负。”射柳的风俗在京城流传已久,不过到了清末就基本消失了。清代的《燕京岁时记》中列举了许多端阳节活动,其中并没有射柳。
除了射柳,京城端午节还有马球游戏。马球源于何时,莫衷一是,但三国时期就有了记载。从北京地区来说,自辽、金始,马球比赛是端午重要的体育与娱乐活动。元代《析津志》云:“太子请诸王于西华门内宽广地位,上召集各衙门万户、千户、怯薛能击球者,咸用上等骏马,系以雉尾、缨络,萦缀镜铃、狼尾、安答海,装饰如画。”到了清朝中叶,端午节的马球习俗也消失了。
“逛庙”及其他一些宗教活动在如今的端午节是见不到了,但在明清代是重要的内容。所谓“逛庙”是五月初一开始祭拜“南顶”,老北京有大南顶、小南顶之分,至于哪个南顶端午节时香火最盛,说法不一,但都是祭祀泰山大帝之女碧霞元君的。《北平岁时记》中有端午时吟咏南顶的诗,其中有“柳映红亭水映桥,碧霞宫殿郁迢遥。年年五月开香灶,大好风光慰寂寥。”人们去南顶大多是为了踏青、娱乐,南顶“庙虽残破,而河中及土阜上皆有亭幛席棚,可以饮食坐落。至夕散后,多在大沙子口看赛马焉。”这种风俗在明代已出现,《天咫偶闻》记载说:“五月朔,游人糜集,支苇为棚,饮于河上。亦有歌者侑酒,竟曰喧阗。后桃柳摧残,庙亦坍破,而游者如故”。除“逛庙”外,明清时代的人们还有“城隍出巡”的习俗,那时至少有三支队伍,宛平县(京城西部)是四月二十二出巡,京城东部的大兴县城隍是五月初一出巡。除城隍出巡之外,民间还有庙会活动,“五月朔至八日设庙,百货充集,拜香络绎”,城南城隍庙端午活动以祭祀故人为主,因为庙南有大片坟茔,而且又以外乡人为主。
城隍出巡是将庙里的城隍神胎抬出来游街,以此来警戒有贪污、受贿、断案不公的官吏。在出巡时还有人扮成马童、囚犯、判官等,“游观随行如堵”,甚是热闹。
金鱼池曾是端午打卡地
端午游金鱼池是明清时代端午节的重要习俗,今天也消失了,甚至少有提起。据《燕都游览志》载:“鱼藻池在崇文门西南,俗呼金鱼池,畜养朱鱼,以供市易。都人入夏至端午,结篷列肆,狂歌轰饮于秽流之上,以为愉快。”从记载中可以看出,金鱼池在当年已受污染,人们只能“狂歌轰饮于秽流之上”了。但在明代,金鱼池风光还是不错的,“池阴一带,园亭甚多,南抵天坛,一望空阔。每端午日,走马于此”。明代的金鱼池是京城居民端午时节游玩踏青的地方,在节日间游人如织,留下了不少诗词。比如“金鱼会伴约行齐,队队红衫暖碧溪。看岸上人花上艳,更无闲眼放池西。”“天坛北面水池深,大小金鱼映柳阴,曲径游人欣玩赏,手持气凸岸边寻。”
金鱼池彻底变的“臭不可闻”是大清垮台之后,清人巴哩克·杏芬所辑《京师地名对》中,金鱼池有两次入对,一为石虎庙对金鱼池;一为铁牛庙对金鱼池,颇为有趣。石虎庙和铁牛庙既是地名,也是寺庙。石虎庙“原在广渠门内大街迤南”,铁牛庙在“旧燕城东南有土埋铁牛露脊,不知起于何时”。石虎庙、铁牛庙不在了,但《京师地名对》中可以佐证金鱼池曾是很出名的端午打卡地。
在明清时代,端午最引人注目的活动是游天坛。天坛是皇家坛庙,平民百姓难以涉足,但端午节则是例外。《万历野获编》云:“京师最重午节,天坛游人极盛,连钱障泥,联镳飞鞚。豪门大估之外,则中官辈竞以骑射为娱。”《帝京景物略》中也有类似记载,在端午节时“群入天坛”,进坛内游玩,还美其曰“避毒”。昔日天坛内地旷人稀,生有多种草药,益母草、沙参、天门冬、伞儿草最多。平时老百姓无法进入天坛,一些人就趁端午之际进入天坛内采药。金梁所著《天坛志略》中说:“在清嘉庆朝以前,不只准入民观花宴游,并且在端午节日,有赛马和野餐等点缀。”书中引《帝京岁时纪胜》的记载:“帝京午节,极胜浏览。午后,家宴毕,仍修射柳故事,于天坛长垣之下,骋骑走繲。更入坛内神乐署前,摸壁赌墅,陈蔬肴,酌余酒,喧呼于夕阳芳树之下,竟日忘归。”天坛端午节“以清代为最胜。除去赛马竞射在天坛外面,其余如野餐、摸壁、赌墅等娱乐,则都在天坛里面。摸壁就是摸神乐署的影壁,说是可以避五毒,乃是当时一种迷信的游戏。赌墅就是弈棋。”不过,在《天坛志略》中,金梁忽略了一个内容,在日伪时期,日本侵略者在天坛神乐署内建了细菌工厂,日寇占领下的天坛,端午节不但不能游玩,更不能“避五毒”,这段历史不能忘。
端午曾有“采百药”习俗
端午是有多种元素的节日,古代“燕都自五月一日至五日,饰小闺女,尽态极妍,已出嫁之女亦各归宁,俗呼是日为‘女儿节’”“五月五日,悬蒲插艾,幼女佩灵符,簪榴花,曰‘女儿节’”。端午节也称“女儿节”,记得的人不多,但民间留有民歌:“女儿节,女儿归;耍青去,送青回。球场纷纷插杨柳,去看击鞠牵裾走。红杏单衫花满头,彩扇香囊不离手。谁家采艾装拏衣,女儿娇痴知不知?”
古人认为端午“午时蓄采众药,治病最效验”,故而端午有“采百药”之习俗。明代的《长安客话》有“太医院例于端阳日差官至南海子捕虾蟆酥,以合药,制紫金锭”。虾蟆又称蛤蟆、蟾蜍,其蟾酥可以制药。除了捉蛤蟆,古人更重视在此期间采蒲草、艾叶等用来驱赶蚊虫,平民百姓难有机会进入南海子捉蟾蜍,但京城四郊都可以采到艾草、菖蒲,这些草药既可熬汤沐浴,又可以晒干后用来点燃熏蚊虫,这是值得肯定的习俗。
端午的风俗丰富多彩,有些确实消失了,要捕捉这些风俗的影子,只能借助于古人的一些记述了。像当年在通州张家湾的“五月朔日至端阳日,于河内斗龙舟,夺锦标,香会纷纭,游人络绎”不复存在了。“每至端阳,自初一日起,取雄黄合酒晒之,用涂小儿额及鼻耳间,以避毒物”和“每至端阳,市肆间用尺幅黄纸,盖以朱印,或绘画天师钟馗之像,或绘画五毒符咒之形,悬而售之。都人士争相购买,粘之中门,以避祟恶”及“用菖蒲、艾子插于门旁,以禳不祥”等习俗也消失了。
于现代人而言,端午节是个传统民俗节日,但那些远离故土的人是很思念这个节日的。白铁铮在《老北平的故古典儿》回忆端午节时津津有味。他说:“端午节北平大多数人家吃白煮猪肉。”很显然,端午吃白煮猪肉是满族风俗,至今已消失。至于“在男孩子脑门上用雄黄写王字,在小孩子耳朵里、胳肢窝擦雄黄粉”也没人再做了。学者陈鸿年也对老北京端午节十分钟情,他除了对许多端午民俗现象了如指掌外,还在《故都风物》中回忆北京端午“还有一种五月节独有应景的吃儿,是‘绿豆糕’。”他还称“在五月节开的庙,只有一个。这一个庙,因为它的庙址太偏僻,庙的规模很小,而且很穷,所以知道的人不十分多,它便是‘卧佛寺’。”他指的是崇外东花市斜街的卧佛寺,并说“庙里的小和尚都跑了,只有一个当家老和尚整天净吃窝窝头。”他们的回忆很有价值,吃白煮猪肉、去卧佛寺逛庙等也算是消失的风俗吧!
端午节是看得见、摸得着的文化,是有特殊含义的节日,除有“女儿节”之称外,还有五月节、龙舟节、地腊节等称呼,被认为是复合性节日。在《帝京岁时纪胜》中,有“京俗,五月不迁居,不糊窗槅,名曰‘恶五月’”的迷信习俗,不过,现如今早已没人信了。端午节有粽子的清香,有菖蒲、艾草、雄黄酒的味道,有凄美的白蛇传故事,当然还有“女儿节”等人文历史的味道。端午的风俗确实消失了一些,但对于流传至今的民俗文化,我们要倍加珍惜,并传承下去。
(原标题:消失的端午风俗)
来源:北京晚报 张双林
流程编辑:U031
版权声明:文本版权归京报集团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改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