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6日,上海建工二建集团“向史而新,共生而赢”城市更新服务商主题论坛在上海黄浦江边的外滩源(中山东一路33号)举行,政府领导、专家学者、行业大咖齐聚一堂,共同探讨城市更新领域的新政策、新理念、新模式、新技术。
上海建工副总裁叶卫东
上海建工集团副总裁叶卫东在论坛上表示,作为城市更新行动的坚定支持者、实践者,上海建工坚持对标国际一流,大力推进产业链、供应链、价值链“三链”融合,以“利他之心”关注客户细微需求,在投资、策划、设计、施工、运维、更新等建筑全生命周期领域提升价值创造能力,以全价值链优势为业主提供高附加值服务,为上海乃至中国的城市更新提供上海建工方案。
此次论坛的举办地就由上海建工二建集团打造的一处经典城市更新项目。外滩的源头在哪里?绿树覆盖的中山东一路33号内,那幢建成于1873年的原英国领事馆建筑,开创了外滩万国建筑博览群的先河。二建集团坚持真实性原则,实施最小干预,确保在重塑功能中体现重现风貌。运用紧邻既有建筑地下空间拓建技术,开发了3800平方米的3层地下室。为保护一棵150岁的古树,巧妙利用“管幕法”技术避让古树根系打造了地下室连接通道。百年老建筑悄然融入了现代功能,那棵古银杏依旧在她熟悉的土壤上郁郁葱葱。
当前,中国城市建设逐渐迈入存量时代,城市更新正成为城市发展的主要方向。实施城市更新行动,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是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重要载体。如何践行“人民城市”重要理念?如何推进城市有机更新?如何焕发既有建筑活力,让人们为城市“新”动?
近年来,上海建工秉持“不停航、不停业、不封路、不拆迁”的理念,和平饭店、四行仓库、玉佛寺、大世界、第一八佰伴、中央商场、锦沧文华、上生·新所等更新改造项目已成为上海推进城市精细化管理、提升城市价值的典范。
上海建工二建集团董事长陈新表示,城市更新的核心在于价值创造。在保留历史风貌,延续文脉底蕴的同时,还要重塑空间格局、植入现代功能,促进产业升级、消费升级。二建集团将以强烈的历史责任感和时代使命感,打造一流城市更新服务商,争当上海城市更新主力军。
同济大学超大城市精细化治理研究院院长伍江
同济大学超大城市精细化治理研究院院长伍江教授作“城市有机更新与精细化管理”主题报告。伍江表示,城市更新的最终目标是实现城市的社会、生态和文化的和谐。城市有机更新要以人为本,关注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提升城市经济能级、完善公共服务功能、延续城市历史文化。
上海建工二建集团城市更新研究所王竹君博士作“深化政策研究、推进技术集成,激发历史建筑当代活力”主题报告,介绍了外滩源33号、爱马仕之家、黄浦区160街坊(工部局大楼)、中国科举博物馆、南昌万寿宫等城市更新的生动案例,尤其是南京东路179街坊历史建筑群正下方增设4层地下室,南京天目大厦通过两栋民国老建筑的多次平移增设了8层地下车库的精彩实践,以及二建集团城市更新领域核心技术体系和全领域、全流程的服务能力。
上海外滩投资开发(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周旭民介绍了外滩投资在城市更新领域探索实践的历程,并希望与会专家、学者和服务商一起群策群力,共同助推外滩“第二立面”城市更新。
上海市土木工程学会、上海市建筑施工行业协会、外滩投资开发(集团)有限公司、浦东开发(集团)有限公司、城投置地(集团)有限公司、静安置业(集团)有限公司、卫百幸集团有限公司、南昌市城乡建设局、复旦大学基建处、华建集团历史建筑保护设计院、同济大学都市建筑设计院相关领导出席论坛。
城市更新经典案例:
上海南京东路179街坊成片保护工程
这里曾是老上海百姓们的实体“淘宝”场所,从钢精锅子、电灯泡到棉毛衫裤从不缺货;这里也曾是上海人家喻户晓的修配地,几乎没有中央商场的老师傅不能修的东西……它,就是承载了几代上海人记忆的百年中央商场。二建集团采用既有建筑原位地下空间拓建技术,在7栋历史建筑下方增设5层地下室。精心的风貌保护与功能再开发,保留了历史建筑30米高的原有外墙,对建筑内部结构进行了全方位升级,未来这里将成为具有多元复合功能的生活秀街区。
上海南京东路179街坊
上海黄浦区160街坊综合改造项目
外滩之美,不止于江边,还在于藏在深闺的“第二立面”。
这是一座建于1922年的老建筑,它曾是上海公共租界工部局大楼,1949年上海解放后成为新中国上海市政府大楼。新旧政权的交接仪式在这举行,上海第一面五星红旗在这里升起……二建集团运用既有建筑移位地下空间拓建技术,新增总建筑面积2.5万平方米的三层地下室。通过保护性改造,重现风貌、重塑功能,百年老市府大楼静待重生。
上海黄浦区160街坊
南京老建筑修缮新建地下8层停车库工程
一座南京城,半部民国史。在北京西路57号和天目路32号坐落着两栋百年历史民国老建筑,其中北京西路57号为被誉为当代艺术巨匠、人民艺术家的著名画家亚明故居。为了使老建筑焕发新生,更好地激活城市资源,延续城市记忆,二建集团采用逆作法结合建筑物整体平移的施工技术,修缮老建筑的同时在地下新建了8层停车库,形成了一套适用于全国各地的“既有历史保护建筑群全场地增设地下室”施工技术。在工程建设中,两幢木混结构的民国建筑经历了四度反复平移。“平移+逆作”技术有效解决了工程建设时间短、施工场地狭小以及基坑变形等一系列复杂难题,为解决闹市中心区域“停车难”问题找到了全新的最佳解决方案,堪称践行“城市更新”理念的典范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