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天津市河东区委举办了“央媒和市媒河东行”座谈交流会,会上,河东区发展改革委主任张昭遂介绍,年来,天津市河东区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激发新活力、催生新动能,推动高质量发展,2020年GDP增速2.6%,高于全市1.1个百分点,位列全市第四。第三产业比重达93.2%。渤海银行成功上市,区内银行品牌28个。今年1~5月份,固定资产投资增速107.2%,全市排名第一。

“金贸”改“金创”

新动能导向凸显

张昭遂告诉中国经济导报记者,在“十四五”规划中,河东区把“金贸河东”的功能定位调整为“金创河东·津韵家园”,并确定了“四个区”的建设目标任务,分别是:加快建设创新转型示范区、城市更新实践区、直沽文化繁荣区、宜居宜业承载区。“‘金贸’调整为‘金创’,体现了激发新活力、催生新动能的导向。增加‘津韵家园’,体现了坚定不移把高质量发展成果转化为民生获得感的导向。”

据介绍,为实现“金创河东”这一全新功能定位,河东区采取了一系列举措:

一是融入京津冀协同发展,实现“借势加速”。承接非首都功能疏解,河东区有基础、有优势、有潜力。河东区坐拥天津站交通枢纽,高铁30分钟直达北京,地处京-津-滨三城发展轴的重要节点,拥有8.28公里海河沿线,布局了渤海银行、嘉里、中海、金茂府等大项目,有大量可开发的土地、老厂房、楼宇、园区资源。“我们制定了对接央企的工作方案,由区领导带队多次赴北京对接,形成‘周周进北京’的氛围。上半年落地京冀投资企业项目202个,投资额55.8亿元,其中北京企业项目36个,投资额40.57亿元。”张昭遂说。

二是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实现“业态升级”。明确“六大主导产业”作为“十四五”期间的主攻方向,分别是信创产业、台经济、科技金融、总部经济、新能源新材料、文旅产业。在信创产业方面,把晨景大厦打造成“信创产业园”,已聚集十余家信创企业,产业占比达57%。在台经济方面,创新发展模式,打造6个科技园区,拟建中航建、一冷等台经济园区,引入一批台经济企业。在科技金融方面,围绕渤海银行总部,打造“沿海河金融科技创新圈”。在总部经济方面,聚集了中能建、中铁物资、国电投等一批二三级央企总部。在新能源新材料方面,通过“引智、引技、引资”,引育相关企业做大做强。在文旅产业方面,打造棉三创意街区,即将开发海河码头项目和游船项目,设计“直沽历史文化游”“音乐艺术品鉴游”等特色旅游线路,筹划一批小而美的夜经济文旅项目。“今年上半年全区引进六大主导产业企业357家,注册资金12.79亿元。”张昭遂说。

三是引进培育新增长点,实现“动能转换”。河东区委区政府确定了“左手股东+右手房东”的招商战略。“‘股东’指的是引入投融资机构作为战略合作伙伴。我们与津联集团、海河基金、杏泽资本等13家企业及金融机构建立了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今年天津市高成长初创科技型企业专项投资基金落地,注册资金10.1亿元。‘房东’指的是利用好区内载体资源。我们有大量可开发的土地和老旧厂房资源,‘十四五’期间除了新建55万方米的高端商务楼宇,还要启动运营一批空置厂房,转型升级一批低效厂房。目前我们正在推进一冷库、中冶、一热电、电建等老厂房园区的提升改造项目,力争尽快启动。”张昭遂解释说。

“左手股东+右手房东”

资金台双支撑

张昭遂在接受媒体记者采访时进一步表示,在招商目标上,河东区瞄准国内500强、民营500强、独角兽企业,重点走访国内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等经济发达地区,对接优势企业。在招商理念上,遵循前面提到的“左手股东+右手房东”招商战略,一边与投融资机构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对于重点引育的企业予以投融资支持,一边全力加强招商台载体建设,为重点引育企业提供低成本、全要素、开放式、便利化的成长环境。

“引进天津快仓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就是一个成功案例。”张昭遂说,其母公司上海快仓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14年,是全球知名的智能搬运机器人解决方案提供商,致力于打造下一代无人驾驶机器人及机器人集群操作系统,让无人驾驶机器人成为智能制造、智能物流的基础设施。借助人工智能,赋能传统行业,快仓智能机器人已经成功出货量1万台,服务50家全球知名头部企业。”张昭遂介绍说,期快仓已经完成了C+轮亿级美元融资,境外由全球领先的工业车辆和供应链解决方案供应商凯傲集团、能源巨无霸沙特阿美旗下Prosperity7Ventures联合注资,境内由交银国际、申万宏源、建信等投资,原有股东创世伙伴CCV跟进。“为引进这家企业,我们与帅超科技园区、快仓自动化分别签订了协议,协调快仓入驻园区,并帮助快仓对接了投资机构。对于园区来说,入住企业创造了效益,我们会给予园区和企业一定奖励。对于入住企业来说,园区会给予租金、物业费、停车费等优惠支持,实现政府、园区、企业三方共赢。”张昭遂说。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