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8月2日讯(通讯员 吴涛 沈圣塬)“这里的景色真是太美了!”7月22日,一条由DiscoverHunan发布的短视频在海外社交媒体平台Facebook火了。
镜头里,青砖黛瓦间,由稻草扎制的156米泼水龙在200余位土家小伙的奋力舞动下蜿蜒灵动,熠熠闪耀,神秘而悠远的气息扑面而来。这是2023中国·张家界六月六民俗文化旅游节前夕,舞龙队小伙们辛勤操练的日常一幕。视频发布后,在海内外迅速引发网民广泛关注。
(相关资料图)
七月的张家界,天穹高悬,洁净而广袤。巍巍天门山下热浪升腾,一场文旅盛会在张家界文化旅游创意产业园火热开启。作为活动承办地,张家界永定区以原生态的民族音乐、铿锵曼妙的泼水龙舞、原汁原味的民俗节目、宛若仙境的秀美风光,再次向四海宾朋张开怀抱,展示独特厚重的文化底蕴,彰显靓丽多彩的文旅魅力。
满园春色关不住
资源得天独厚绘就文旅底色
记住一座城,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衡量尺度:可以是一座地标建筑、可以是一道特色美食……对于地处武陵山脉腹地的张家界而言,大家的解读可谓千人千面。独特的生态资源、多彩的人文风俗,厚重的历史文化沉淀于一体,共同绘就了广大游客心目中“诗与远方”。
这里有宛如仙境的自然之美,三千奇峰拔地而起,八百溪流蜿蜒曲折,“天门洞开”夺天地之造化,天空之城“七星山”之巅星光璀璨,“百里画廊”茅岩河猛浪若奔,劈岩穿峡。
这里有赓续血脉的人文之美,追寻祖源之地“苏木绰”,探察历史遗存“田家大院”、“普光禅寺”……奇特神秘的茅古斯、花灯戏等多项非遗民俗穿越千年时光,生生不息。
这里有远离喧嚣的古韵之美,漫游灯火通明的“大庸古城”,打卡流光溢彩的七十二奇楼,享受艺术盛宴《天门狐仙》《遇见大庸》,在这里忘却繁忙的尘世,让人间烟火抚慰旅途。
文化是一座城市的灵魂。优秀的传统文化,则是一座城市乃至一个民族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中华传统文化的历史影响和重要意义,深谙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深厚的内涵和底蕴,高度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他指出,“只有坚持从历史走向未来,从延续民族文化血脉中开拓前进,我们才能做好今天的事业。”
非遗民俗、传统文化共同构成了文旅深度融合的新场景。为让历史文脉更好地传承下去,张家界市府所在地永定区以文塑旅、以旅彰文,不断挖掘本土民族文化资源,弘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文化保护和传承有序开展,文化遗产保护工程取得多项突破。
张家界阳戏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元宵灯会跻身全国五大灯会,泼水龙习俗等多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远近闻名;30余项民俗文化被列入各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20年永定区成功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2022年永定区成为张家界市承办首届湖南旅游发展大会的主阵地;2023年永定区创建国家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区,成功入围全省前三名,参与全国角逐。随着一大批本土特色鲜明、深受市场青睐的文旅项目登台亮相,全区旅游产业从旅游业态到旅游消费呈现出欣欣向荣、蓬勃发展态势。
从“出圈”到“破圈”
多点开花拓展文旅“新空间”
如何进一步挖掘永定区文化旅游资源,吸引更多的游客前来,打响旅游品牌,助力张家界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是永定区委区政府一直思考的问题,也是推动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头等大事。
酒香也怕巷子深,为推动“仙境张家界 魅力永定区”品牌“走出去”,还需搭建城市合作交流桥梁。今年以来,张家界永定区旅游和招商推介会分别走进大连、盘锦、长春、哈尔滨及南京,全面展示该地独特的自然美景和丰厚的人文魅力,并推出多条旅游精品线路,与各市实现市场共拓、客源互济。
为深挖本地资源,将更多文旅投资企业“请进来”洽谈合作、共谋发展,持续叫响、擦亮文旅金字招牌。年初,永定区邀请200余位企业代表参与旅游宣传推介张家界文化旅游创意产业园,并组织湖南、湖北、广东等地的200多辆自驾车1000余车友来此参观体验。
“土家织锦的制作过程非常吸引我们,如此复杂烦琐的工序,编织出这么美丽的图案,太神奇了!”来自广东的韩艳女士在土家织锦工艺房现场赞叹不已,并用相机不断拍摄纪念。
借助元旦、五一、端午、“2023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等节假日精心组织多场节赛活动。元宵节当日,永定区大庸古城内开展“仙境张家界 欢度元宵节”活动,上演土家花灯、阳戏、龙灯等非遗大戏,并在省级非遗村大庸所村举办张家界首台“村晚”,以篝火晚会迎接四方来客。
永定区还尝试创新城市营销形式,举办首届冬季文化旅游节,让游客在冷的季节收获暖的体验,其中的“多彩永定”冬季摄影大赛,吸引了广大市民游客用镜头全方位记录和展现永定之美,助力塑造“仙境张家界 魅力永定区”品牌。
“六月六”是历史悠久的土家族传统节日。自2008年“六月六”民俗活动被列为张家界市级民俗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以来,张家界坚持高水平办好民俗文化节、非遗传播推广等活动,促进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让永定区知名度、美誉度得到进一步提升。
“旅游+”跨界融合
“六月六”打响文旅特色牌
“这辈子第一次见到这么长的泼水龙,大开眼界。”7月23日,来自广东的杨先生刚参加了泼水狂欢,尽管全身湿透,却十分开心,他表示这些水是“吉祥水”,水泼得越多,越代表吉祥如意。
当日,在2023中国·张家界六月六民俗文化旅游节开幕式上,经上海大世界基尼斯总部认证,由张家界市永定区非遗项目传承人及民间手艺人制作的泼水龙,长156米,宽0.55米,成功创“最长的泼水龙”大世界基尼斯纪录。
最美的季节,最好的相遇。一连两天,毕兹卡“泼有意思音乐节”、泼水龙狂欢、优秀非遗展演、民俗风情市集等多场精彩民俗文化活动齐发。
活动期间,花灯戏、阳戏、大庸硬气功、土家打溜子、茅古斯等民俗文化好戏轮番上演。原始、狂野、厚重的土家文化吸引了众多市民和游客驻足观看,现场击掌声、喝彩声不断,让市民和游客近距离欣赏土家族文化的独特意蕴。
在挖掘优秀传统文化的同时,永定区还积极探索传统优秀文化结合新时代艺术表达方式,用“音乐+旅游”为文旅融合打开了一扇新的大门。两天内,7支融合民俗元素和中西方多元文化的知名乐队,在这个夏日奏响了“国际张”的铿锵之音,也打造了极具人文色彩、烟火气息的音乐文旅IP品牌,丰富了旅游业态。
这是张家界文旅融合的又一次破圈出彩的激情碰撞。启动仪式上,中共张家界市永定区委书记朱法栋向全国游客发出诚挚邀请:“我们热忱欢迎您携您的家人及朋友来永定、游永定、品莓茶、揽山水、悦人生。”朱法栋表示,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希望借助这场民族文化的饕餮盛宴,让大家感受张家界不仅有独绝的山水景观,更有独特的民俗文化魅力。
“吸睛”又“吸金”
线上+线下传播声浪不断
十五年间,一个土家族的节日,逐渐发展为全民性的民俗艺术盛会,也成为武陵山片区的文旅融合的一张特色名片,全面展示“国际张”神奇自然风光、独特民俗风情,推动文旅融合高质量发展迈出新步伐。
本次活动吸引了中央、省市级主流媒体以及海外媒体高度关注,各级媒体纷纷以图文、视频等形式,全方位、多角度报道张家界永定区文旅发展成果和民俗文化魅力。
据统计,截至目前,已有新华网、人民网、央视频、中央广电总台国际在线、中国旅游报、新湖南、三湘都市报等五十余家中央、省市级权威媒体参与报道,累计发稿近400篇,点击量达数百万。活动进行了全程视频直播,累计观看量逾4000万人次。相关微博话题阅读量达6300万,三次冲上同城热搜前三名。
值得一提的是,在对本次活动进行报道时,各大媒体及网络达人还拍摄制作了一系列精美短视频,在Facebook、抖音、微信视频号、小红书、微博等自媒体账号广泛传播,实现了跨圈层、跨国界传播,有力提升了“仙境张家界,魅力永定区”的品牌形象。
随着首届湖南旅游发展大会效应持续释放,永定区各项文旅数据全线飘红,“热”力十足。据统计,今年上半年全区接待游客833万人次,收入103亿元,同比去年分别增长152.39%、69.17%,文旅市场持续升温。
文化传承创新、产业纵深发展、旅游提质升级……近年来,坐拥得天独厚资源禀赋的张家界永定区不断擦亮文旅品牌,丰富旅游文化内涵,助力文旅市场蝶变升级,一幅“景”上又添“花”、宜居宜游的文旅融合大美画卷呼之欲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