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久收入假说和永久收入假说哪个好?

持久收入假说的意思是理性的消费者为了实现效应最大化,不是根据现期的暂时性收入,而是根据长期中能保持的收入水平即持久收入水平来作出消费决策的。永久收入假说的意思是人们的消费行为主要取决于永久性收入,而不是偶然所得的“暂时性收入”。简单来说那就是前者看重分期,后者一次到款。

这两个假说契合了一个美国老太和中国老太的故事,前者运用分期早早实现了房子的购买,而后者则是等待存够钱之后再进行购买房子。持久收入假说和永久收入假说其实就是两种消费的方式,但是两种消费方式却总是会对社会的经济产生影响。

在持久收入中,我们能从人们的消费习惯中挖掘到它们的举措对整个社会的影响,人们持久性的收入(工资、版税收入)等长期处于增长的环境下,那么对于整个社会来说这个消费都是可以预见的,同时也是持续性增长的。

而在永久收入中,这样的假设却是反应了国家级别储蓄率的变化,储蓄率上升就会导致消费的下降,储蓄率下降就会导致消费的上升,这两者也是存在一定的关系。

因此政府可以在两种假说的前提下进行政策上的宏观调控,这样在整体经济层面我们就能注意到消费其实和收入存在着很多密切的关系。

持久收入假说的主要观点是什么?

持久收入假说是由弗里德曼提出的,他认为一个人的收入可分为持久性收入和暂时性收入。持久性的收入是稳定的、正常的收入,暂时性收入则是不稳定的、意外的收入。

弗里德曼所以认为,决定人们消费支出是他们持久的、长期的收入,而不是短期的可支配收入。因为短期可支配收入是受许多偶然因素影响的经常变动的量,而人们的消费却不会随这种收入的波动而变动。人们的消费同短期的经常变动的收入没有稳定的函数关系。为了实现效用最大化,人们实际上是根据他们在长期中能保持的收入水平来进行消费。一时的经常性的短期收入变动只有在影响持久收入水平时,才会影响消费水平。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