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30日,我市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第一次全国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工作进展情况。记者从会上获悉,我市普查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果,已完成地震灾害、地质灾害、气象灾害、水旱灾害、森林火灾5大灾种和市政设施、应急管理、交通基础设施3大类重要承灾体清查调查任务。

市应急管理局党委委员、总工程师陈永池介绍,全国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是一项重大的国情国力调查,是提升自然灾害防治能力的基础性工作。第一次全国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工作于2020年至2022年开展,2020年为普查前期准备与试点阶段,2021年至2022年为全面调查、评估与区划阶段。

我市本次普查共有6项主要任务,包括:调查全市各区地震、地质、气象、水旱、森林火灾等5类主要自然灾害的风险要素及其危险性信息,开展单灾种危险性评估;采集房屋建筑、交通设施、公共服务系统等承灾体的灾害属性信息和空间信息;对各主要灾种易发区内的建筑物、基础设施、重大工程等重点隐患进行调查并评估等。

今年下半年,普查工作进入全面调查阶段,对全市地震灾害、地质灾害、气象灾害、水旱灾害、森林火灾等主要灾害致灾信息及重要承灾体信息等进行清查登记、全面调查、汇总分析。今年11月底前完成了所有现场调查工作,本月底前完成普查数据的质检与汇交。

除房屋建筑外,本次我市风险普查涉及的地震灾害、地质灾害、气象灾害、水旱灾害、森林火灾5大灾种和市政设施、应急管理、交通基础设施3大类重要承灾体调查,均已完成清查调查任务。

其中,地震灾害已完成5个钻孔任务及隐患排查,地质灾害已完成600处隐患点调查及数据采集制作,气象灾害已完成台风、暴雨、大风等9大类气象灾害致灾因子计算,水旱灾害已完成949处水库、水闸、堤防等调查,森林火灾已完成193条可燃物样地、减灾能力、野外火源等数据采集;房屋建筑已完成50.7万个图斑(共约184万个图斑),市政设施已完成0.39万处市政道路、市政桥梁、供水设施,应急管理已完成2.95万条应急管理系统数据,交通基础设施已完成9326.4公里的公路、水路设施等重要承灾体调查。

陈永池介绍,2022年1月至8月,我市将完成主要自然灾害致灾、承灾体、历史灾害、综合减灾资源(能力)风险评估与区划;2022年9月至11月,普查办将组织专家核查数据,形成专项普查报告、风险评估报告、技术分析报告。

普查数据将录入国家自然灾害普查系统和市应急管理“181”信息化平台,建立分类型、分区域、分层级的自然灾害风险与减灾能力数据库,形成一套完整的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成果和防治体系,为我市有效组织开展自然灾害防治、保障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权威的灾害风险信息和科学决策依据。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