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有资格“躺平”,他却在最艰苦的地方“激扬青春”——

“断指”老张和他的44口油水井

该如何定义“青春”二字?


(相关资料图)

球场上奔跑的矫健身姿是青春,教室里苦学的身影是青春……

而在即将“知天命”的年纪里,毅然踏入陌生领域,勇于接受挑战,谁又能说这不是激扬的青春?

谁也没想到

老张“转行”了

同事口中的老张,名叫张建勇,今年49岁了。按理说,“青春”和他也没啥关系了,然而,老张却做出了一个惊人的举动。

年轻的时候,他从大庆技校钻井专业毕业后,在1995年参加了工作。那会儿,勤奋的张建勇啥都干过:钻井、汽修、调度……哪个岗位都挺锻炼人。

2020年9月,大庆钻探工程公司劳务输出通知下达后,谁也没想到,运输一公司综合服务分公司的老张居然主动报名了,还顺利通过培训、考试,被分配到采油五厂第二作业区,成为一名采油工人。

在很多同龄人常吐槽自己“学不进东西”“啥都记不住”的时候,老张却默默拿起书本钻研。这不,在新的岗位中,老张又开始了一段“青葱岁月”。

他是有资格

“躺平”的人

大家对张建勇的举动之所以意外,其实是有原因的。

那是1998年的一天,张建勇正在抢修钻井设备,结果不慎左手受伤,手指全断了……

好在,手指进行了断后再接,但仍被鉴定为六级伤残。那段时间对于张建勇来说无疑是灰暗的,他要接受的不仅是身体上的伤病,还需要重新适应岗位。

在许多人眼中,凭借伤残待遇,找个清闲岗位坐等退休,应该是张建勇职业生涯的“最佳”规划。可以说,他是完全有理由“躺平”的。可他没有向命运低头,反而选择继续“折腾”,展开了一段全新的工作“履历”。

几百页的笔记

他记了好几本

俗话说得好,隔行如隔山。以前干得再好,都“翻篇儿”了。

从真正走上采油五厂第二作业区采油工岗位的那一刻起,张建勇才发现很多知识都得从零学起。

他迅速调整状态,认真参加公司在大庆技师学院组织的培训,查找书籍、网络,主动向授课的老师傅学习,光是几百页的学习笔记,就密密麻麻记了好几本。

张建勇除了啃书本,还积极向同事请教。

比自己年轻很多的小“师傅”,也是他经常求教的对象。有人说:“老张岁数不小了,为啥还得问那帮小年轻?”他憨憨一笑说:“我不懂的地方,他们会,他们就是我的老师啊!”

功不唐捐。就这样,张建勇把学到的知识记录、总结、消化、吸收,终于啃下了培训考核的“硬骨头”,为成为一名合格的采油工打牢了基础。

新岗位上

他真是个“练家子”

张建勇被分到计量间,一共管理44口油水井。

每天全走一遍就是4小时、7公里,还要重复查看油井、水井、水表底数,调整压力等标准流程。

今年,计量间新改建实行数字化系统管理,善于学习的老张再次拿出了不服输的劲儿。采油树、新水井、新工艺……掌握应用并非一帆风顺,遇到自己解决不了的难题,他就结合大家的聪明才智,与同事们共同研究、探索。

2021年7月中旬的一天,张建勇巡视到一处低洼芦苇水坑边时,凭借气味发现原油泄漏了,如果不细心,有芦苇遮挡很难发现。

他立即向班组汇报,班组领导赶到现场后,他又跟着一起清理油污。酷暑天气,汗水夹杂着油水,几分钟就让大家变成了“小黑人”。大班师傅看到了群里的现场照片,也喊员工来帮忙。经过两个多小时的努力,收集了100多袋油污。然后,他们又靠人背肩扛走过低洼难行路段,将装满油污的袋子装车运走。事后,大家都称赞张建勇的细心。

管理44口油水井,对于其他人来说可能并不算难事。但,张建勇知道,他需要付出多少努力。

这些井全都位于荒滩草甸,相互间距都很大。夏天野草疯长蚊虫肆虐,他每次巡井纵然全身包得只留一双眼睛仍被咬一身包;冬天积雪一人多高,寒风凛冽,厚工服分分钟“透心凉”……

熟悉张建勇的人都知道,最早一个到岗,最后一个下班的人,一定是他。翻开每天的工作流程、日志:逐口巡井,收集各项数据,汇总报给计量员,细查停机和跑冒滴漏等故障,发现问题及时处置,解决不了及时上报,还要负责井场卫生……工作内容单调且重复,背后全靠责任心和坚持。

老张常说:“守好每一口油井,是我的责任!”

张建勇虽已年近半百,又因工伤致残,但他放弃了轻松的后勤岗位,主动选择去最艰苦的一线工作,在新的岗位上兢兢业业地书写自己的人生答卷。

看,奋斗的“老张”正青春!

文/大庆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陈经宇 摄/靳风有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