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日前,市规划资源局网站发布了控制性详细规划草案公示,在滨海新区核心区中部新城片区打造港产城融合示范区,面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公示时间为30天。
据了解,此次规划范围位于滨海新区核心区南侧中部新城片区,东至海滨大道,南至物流北路,西至中央大道,北至津沽一线,以闸南路为界,总用地规模约556.92公顷。有B1和Z4两段地铁线路穿过该区域,并设有两个主要地铁站点。
根据公示草案,该区域规划主导功能为居住、商业以及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规划定位为以战略性新兴科创产业为动力,以轨道交通线网与站点为基础,以蓝绿交融的人居空间为本底,打造为集品质引领、服务赋能、创新颐业于一体的滨海新区港产城融合示范区。草案提出,严格控制用地规模和建设总量。规划合理确定人口规模,落实宜居城市定位,人口密度控制在0.83万人/平方公里,规划总人口为4.6万人,主要承接临港、南疆港等周边工业园区产业人口。同时,严格控制建设用地规模,结合滨海新区国土空间总体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等要求,规划城市建设用地控制在530公顷左右。规划居住用地、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用地、商业服务业设施用地等地上建筑总量控制在560万平方米以内。
公示草案明确,规划形成双核双带“三区、三廊、三极”的规划空间结构。三区是指共享生活区、港航物流区和汽车园区;三廊是滨河商业与生态休闲廊、智慧生活走廊和中央大道及海滨大道生态廊;三极是指综合服务中心极、智慧生活中心极和创新共享中心极。科学布局各类用地功能。其中,结合现状及居住区15分钟生活圈紧凑布局,规划居住用地面积约为130公顷,结合居住区15分钟社区生活圈模式,均衡布置居住区教育、医疗、卫生、文化、体育、养老等服务设施用地,为居民提供社区配套服务;规划商业服务业设施用地面积约为38公顷,主要结合轨道站点及大型公共空间布局;规划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设施用地面积约为24公顷,主要结合中心绿地及居住区布置;产业用地主要为一类工业用地(新型产业用地),面积约为5.5公顷,主要布局在大沽河绿廊一侧,作为区域产业研发、办公、配套的承载空间;混合用地(指复合型用地类型,可以兼容新型产业、商业功能,作为完全混合用地,也可作为单一类型用地进行使用)面积约为21公顷,主要布局在中央大道一侧。规划留白用地面积约为19公顷,布局于规划范围东侧,为区域未来发展预留弹性空间。
在公共设施规划中,公示草案提出,按照15分钟生活圈要求落实各类配套设施,考虑区域及人口规模需求,规划医院、文化中心以及体育场馆等城市级公共服务设施。规划鼓励将5分钟生活圈设施集中设置形成邻里中心,15分钟生活圈设施相对集中设置形成社区中心。规划完中、小学、幼儿园、文化活动中心、社区文化活动站以及综合医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社区卫生服务站、体育场馆、老年养护院、托老所等,同时结合5—10—15分钟生活圈规划大、中、小型多功能运动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