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武汉老人发现卸载一年多的软件仍在偷偷扣费一事,引发舆论广泛关注。截至今年4月,老人已累计被扣款2500多元。互联网时代,想必不少人都踩过手机App自动续费的“坑”。事实上,自动续费套路之深,不仅长辈们一个不小心就“着了道”,精通数码产品的年轻人也是经常“踩坑”。

卸载一年多仍在扣费,支付宝余额扣光扣退休金

据媒体报道,63岁的陈先生2020年11月在删除手机中的一些旧照片和通讯录时,手机推荐下载一款智能清理软件。陈先生表示可能由于误点下载了该软件,但并未使用,后来也立即删除。今年4月,退休金银行卡发来短信,提醒陈先生当月有两笔35元的扣款。咨询银行后得知,这是应用商店扣的款。

原来自2020年11月29日以来,他的账户几乎每周都会通过免密支付功能扣款35元。支付宝余额被扣光后,便开始在退休金银行卡中扣钱。截至今年4月,他已累计被扣款2500多元。

记者查看手机应用软件发现,里面有不少付费App。搜索后,记者找到了陈先生此前下载的这款智能清理软件,发现评论区有大量用户留言,其中不少均提及在没有收到任何通知的情况下仍被扣费。

“无感”自动续费是关键,律师:软件方需显著提示

有网友认为,老人着实有点心大,被扣款一年多才发现。也有网友指出,老人应是开了自动续费和免密支付,但卸载软件不等于取消自动续费。互联网时代,不要说不熟悉手机的老年人,连手机不离手的年轻人很多也是在稀里糊涂的情况下开通了自动续费,或者在开通后忘记取消自动续费。

南京消费者协会公益律师团团长、北京天达共和(南京)律师事务所管理合伙人钱宙律师告诉记者,根据《网络交易监督管理办法》第十八条规定,如果App软件需要采取扣费或自动续费方式提供服务的,网络交易经营者应当在消费者接受服务前和自动展期、自动续费等日期前五日,以显著方式通知消费者,在消费者明确没有异议的情况下才能扣减相关费用。

钱宙进一步介绍,根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八条、第九条、第二十六条的规定,消费者在购买商品时,有权全面了解所购商品的客观情况,要求产品销售方提供必要的商品或服务说明以便做出选择。商家在未经消费者同意的情况下,私自扣款行为侵犯了消费者的知情权、自主选择权。因此,App软件使用中涉及扣费,甚至是在删除后仍然会持续扣费的,商家必须在下载的过程中以显著的方式(如大号字体、不同颜色等)提示告知。如果没有尽到显著提示的义务,则可认为该条款无效。此外,平台方作为网络交易平台提供者负有对平台内应用软件的监管责任。

手机App自动续费“坑”,究竟有多少套路?

“以前有段时间很想看一个剧,就买一个视频平台的会员,当时有首月优惠,下面有小字提醒自动续费,但真的很不起眼,自己也大意了没太注意。结果看完电视剧后好久才发现一直疯狂被扣会员费用。”市民顾女士向记者吐槽道,真是不查不知道,一查吓一跳。这事让她牢牢记住了自动续费这个词,此后再开会员,顾女士就会定个闹钟,提醒自己一个月后及时取消自动续费。

市民白先生平常喜欢健身,去年公司搬新址后,他在单位附近某健身房办理了一张团课月卡,但后因疫情影响并未前去几次。近三个月后,白先生接到了一则客服电话,“来电话提醒我团课月卡在自动续费,且已经通过支付宝免密支付,扣掉了三个月的费用。如果我不想续费,可申请最近一笔的退款。但上个月的已经无法申请办理退款了。相当于,除了第一次我自己办理的月卡,后面在没有任何提醒的情况下,莫名给我续了一个月。”

采访中,记者还了解到除了自动续费无提醒或提醒不醒目外,还有的App祭出了免费试用套路。在用户免费试用期结束后,App没有提醒就按月自动扣除了会员费用。此外,自动续费确认易、取消难,也是很多受访者的一大吐槽重点。

记者也对多款App进行了测试。在大多数常用软件中,付费页面均有选择自动续费连续包月选项和单独包月选项。但在一些App会员充值界面,系统默认选择的是连续包月套餐,在套餐下方有关于自动续费的提示,但字号相对较小一两号,且字体颜色偏淡。也有一些App勾选“连续包月”或者“到期自动续费”选项,价格往往最低最优惠。

如何自查和取消“自动续费”?

手机应用大多是通过支付软件自动扣费,大家可去支付宝、微信或Apple Store里关闭。一般情况下,用户支付并开启自动续费之后,支付宝、微信都会发送一个支付服务提醒,点击提醒消息进入界面,就可关闭自动续费服务。

如错过消息提醒,也可自行前往支付宝、微信或Apple Store里关闭。比如,打开支付宝后,可在我的-支付-设置-自动扣款中检查和选择要关闭的扣款项目。AppleStore里点击“App”页面右上角,进入具体页面再点击“订阅”即可查看所有订阅付款项目并进行关闭操作。

此外,有些视频会员类的自动续费,可在相应的App里进行关闭。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