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国际经济陷入低迷、多边主义屡遭重创的背景下,中国于2018年举办了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经过三年多的发展,进博会已成为推动全球商品和服务对接的桥梁,促进国内消费结构转型升级的重要引擎,成为中国坚定扩大开放、全球企业共享中国市场、中国机遇的重要台。作为全球第一个以进口为主题的大型国家级展会,进博会对于中国自身的经济发展同样意义非凡,不仅是联通国际国内两个市场和两种资源,加速构建国内产业链的重要纽带,更是推动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新发展格局的重要窗口。

首先,“构建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是中国基于目前国内外经济形势作出的重要战略决策。从外部来看,全球化进程出现倒退,碎片化、区域化加剧,加之疫情影响,地缘政治风险上升,中国面临的不确定风险上升。从内部剖析,由于人口老龄化加速到来,人口红利逐渐消失,经济增速换挡、新旧动能转换,中国面临着全球化退潮加速而导致的产业链供应链收缩的挑战。因此,新发展格局绝不是封闭的国内循环,而是开放的国内国际双循环,以统筹、联通好国内、国际两个大局、两种资源、两个市场的复式结构来夯实中国的基础和能力,从供给侧到需求侧齐头并进,以结构优化和内生成长为核心,从而“培育新形势下中国参与国际合作和竞争新优势”。一方面,需要加速构建国内产业链,以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求作为落脚点,本质上依然是全方位开放,因为内循环的构建也需要跨国企业、外国资本、国际人才的积极参与,中国将坚定全面改革开放,引入外资共谋发展。另一方面,努力构建国内国际双循环协同发展格局,尽管全球化出现逆流,但中国已站在了世界舞台中央,将引领发展中国家和衷共济、共同推动疫情后经济复苏。

其次,进博会加速了国内产业链的升级。进博会通过主动扩大进口、引进全球高质量产品和服务,不断促进国内产业链加速构建。一是加紧国内产业链急需的零部件、半成品和原材料的进口,加快国内产业链的恢复和升级。有效补充了从大型机电生产装备到日常生活小商品、从初级农产品资源到高精尖新科技产品、从普通商品到特殊医药商品等的国内短缺。二是引进国际先进技术和优质资本,补足国内产业链上的缺环。以第三届进博会为例,展示新产品、新技术、新服务411项,世界500强及行业龙头企业连续参展比例80%。三是促进创新发展,对国内企业的发展形成倒逼压力,提升生产效率、增强竞争力。进博会不仅持续吸引外商投资,让展品变商品,让展商变投资商,而且通过引进先进的产品和优质服务,促进国内企业提升创新发展的能力,国内产业升级换代,推动中国制造走向中国创造。四是通过增加高质量商品和服务的进口,推动了国内营销网络的发展。以虹桥品汇为例,作为“集保税展示、商品交易、物流仓储、通关服务于一体的常年保税展示交易场所”,虹桥品汇三届进博会以来已经展示了多个国家和地区100多家进博展商提供的2万种商品,得到了越来越多长三角城市和开发区的青睐。从2019年年底,虹桥品汇分别设立了杭州分中心与合肥分中心,2020年又先后走进苏州、常州、常熟、黄山、盛泽等地,开设分中心或快闪店,为进博展商架起互联互通长三角市场的桥梁,也让长三角地区消费者能够以国内低价买到“新、特、优”的优质进口商品。

最后,进博会加强了国内国际双循环协同发展。新冠肺炎疫情导致国际经济形势骤变,一些国家希望借机推动产业回流和外迁。随着疫情的扩散,很多国家困扰于物资不足,又谋求在国际产业链上“去中国化”。但中国在疫情防控、经济复苏过程中的突出表现使得外资不但没有加速向外转移,反而促成了全球资本向中国聚集的趋势。2020年第三届进博会期间,联合国工发组织、世界知识产权组织等国际组织,工业和信息化部、财政部等国家部委以及各地方政府举办政策解读、对接签约、投资促进等类别101场配套活动,积极助力展会成交、双向投资和产业合作。新品发布专区有42家国际知名参展企业举办发布活动,分展区分行业集中展示全球顶尖新产品、新技术、新服务,出现密集的签约潮,进博会已成为全球新品的首发地、前沿技术的首选地、创新服务的首推地。进博会的举行不仅吸引了世界各地的政府和商家入驻,更加深了中国厂家和国外商家之间的联系。例如,沙特官员参展商明确表示,希望在中国投资更多产业和技术,因为相比较于沙特而言,中国几年的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迅速,已经成为了世界技术输出大国,所以希望通过进博会获取更多的投资信息,确定更多的投资方向。

2021年是“十四五”规划的开局之年,“发挥好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等重要展会台作用”已写入《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愿景目标的建议》。商务部也将“发挥好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等重要展会台作用”作为“十四五”期间推进对外贸易创新发展”的重要举措。在此背景下,如期举行第四届进博会必将成为促进双循环、推动中国经济继续回升的重要经济治理工具。

(作者分别为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研究员、虹桥国际经济论坛研究中心执行副主任,中国农业大学人文与发展学院博士研究生)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