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零整比数据显示,两个100指数继续呈上涨趋势,18项常用配件除了标准通用件轮胎外其他17个配件都在上涨。”6月2日,中保研汽车技术研究院(以下简称中保研)发布第12期汽车零整比研究成果,披露100款车型汽车零整比系列指数。中保研董事长方仲友表示,这说明汽车配件市场机制还不成熟,竞争还不够充分。

“汽车零整比综合反映消费者汽车用车成本负担和汽车保险赔付成本的变化。”方仲友表示,“发布零整比的意义,一是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维护消费者知情权,引导理性消费;二是为保险行业车险费率厘定、提升风险管理水平提供数据参考;三是助推汽车产业链条健康发展。”

本次零整比研究发现,18项常用配件中有17项配件价格均值高于2019年3月水平。其中涨幅前三的配件为前门壳、前翼子板、后门壳。本期100款样本车型中18项常用配件价格之和与2019年3月相比,上涨的有71个车型。前大灯单件零整比最高的车型,相当于9.47个前大灯就可以买一辆新车。

在价格分布区间中,30万元至50万元车型的汽车零整比最高。100款样本车型中,该销售指导价格区间内车型的汽车零整比系数、常用配件负担指数、前保险杠皮单件零整比、前大灯单件零整比均值都是最高。

零整比的发布,能否为消费者带来汽车使用成本的大幅降低?

中保研副总裁解保林认为,从消费者成本支出角度来看,维修成本主要包括维修方案(修理/更换损伤零部件)、配件价格和工时费三个方面。为此,他介绍,中保研正在编制“事故车损伤配件修换标准判别准则”和“汽车覆盖件绿色维修技术规范”等行业团体标准。

“我们倡导的汽车维修,是在保证美观、强度、安全性、持久性的前提下,选择更经济的维修方案(修理/更换损伤零部件),恢复(或接近恢复)车辆事故前未损伤状态。”解保林谈到。

“如果实现多渠道配件供给,就能够依靠市场机制调节价格水平。”方仲友认为,“我们希望更多优质的非原厂配件被市场广泛使用,这或许能抑制部分汽车生产厂家奇高的原厂配件价格。”

针对上述问题,中保研总裁蒋士亮介绍,近年来,中保研依据2014年国家十部委发布的《关于促进汽车维修业转型升级、提升服务质量的指导意见》文件精神,与中国质量认证中心(简称CQC)合作,开展了中国后市场用配件认证研究。中保研目前已经完成并通过保险业协会发布了《汽车后市场用配件合车规范》系列四项团体标准。

为了更好维护消费的知情权和话语权,方仲友表示,鼓励汽车生产厂家公开汽车配件价格,对此中保研也将加强汽车零整比体系的数据监控和研究范围。他介绍,中保研还将加快汽车零整比系数和车型风险分级的关联,推动车型风险分级在保险行业车险费率中的应用,促进汽车配件价格回归合理水平。

此外,中保研将进一步采取措施,促进汽车维修配件供应渠道开放和多渠道流通,搭建第三方汽车维修配件认证体系。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