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一个劲地想去外面的世界看看,现在发现家门口就是最美的地方。”梁碧莹如今是广州海珠国家湿地公园(下称“海珠湿地”)的后勤人员。2017年,她放弃了一份在事业单位的工作,回到了位于家乡土华村旁的海珠湿地。

让梁碧莹作出这一决定的原因有两个:一个是因为儿子,她希望有更多的时间陪伴孩子。另一个则是因为家乡的变化,海珠湿地从饱受侵蚀、濒临“消失”的万亩果园“蝶变”为国家湿地公园,成为位于超大城市中心、市民群众向往的“世外桃源”。

“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同享我们的‘绿色’记忆。”梁碧莹说。不仅是梁碧莹,她的父亲梁鸿健更早成为海珠湿地的农技人员,她的儿子也经常来到海珠湿地参加特色自然课程。当初为了生活富足走出去,现在为了绿水青山走回来,如今梁碧莹一家人和世代依赖这片土地的土华村人一样,在追寻小康的路上实现了一家人的“绿色梦”。

果农“洗脚上田”

“每次经过海珠湿地都会想起小时候在这里摘果子、抓鸭子的童年趣事。”作为土生土长的土华村人,梁碧莹对于丰衣足食的最早记忆正是在海珠湿地。“只要在田里肯定不会饿。”在梁碧莹的回忆中,土华村祖祖辈辈都以务农为生,这里也是有吃有喝又有玩的儿时乐园。

海珠湿地的前身是万亩果园,当时土华村村民的果林、耕地就分布在如今的海珠湿地里。当时郁郁葱葱的万亩果林一度被称为广州“南肺”,而土华村产出的石峡龙眼更是远近闻名。

随着广州经济社会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务农已经不是土华村村民的唯一选择。特别是随着万亩果园周边工厂、农家乐等兴起,不少村民选择外出务工。

梁碧莹的父亲梁鸿健正是其中的一员。抱着“挣多一些钱,让家人过得更好”的想法,1991年,梁鸿健成为位于万亩果园附近的镇泰玩具厂的员工,当起了工厂食堂的采购人员。“那时候厂里面有3000多人在食堂吃饭,一餐饭就得出去采购几百斤的米。”至今,梁鸿健仍记得工厂最繁盛时,食堂人声鼎沸的样子。

随着越来越多的果农“洗脚上田”,昔日被精心养护的农田、果林则日渐荒废。“当时是否有人外出务工,看看他们家田地是否有人打理就知道了。”梁碧莹说,他们当时就希望快点长大,早点走出去。

但在盲目追求经济效益的过程中,海珠湿地周边村民们也付出了生态的代价。

“当时没有什么环保的概念,好多农家乐、烧烤场都将污水排进水涌里。”梁鸿健回忆说,不知不觉中,曾经村民散步的好去处都变成了黑臭的河涌,“大家走过都要捂着鼻子”。

随着万亩果园慢慢被城市发展“蚕食”,农家乐、烧烤场等经济形态快速兴起带来了污染,空气、水质、土壤的变化影响了果树生长,一度让高新企业敬而远之,经济发展难以为继。

保卫绿色家园

当时的万亩果园甚至一度濒临消失的困境,直到2012年国务院批准采用“只征不转”政策彻底保护海珠湿地,打破了城市“保肺”与农民“保胃”的桎梏。

所谓“只征不转”,即由政府将湿地内的万亩果园集体土地征收为国有土地,通过立法确保其土地用途和土地现状不变,继续保留其农用地性质,并作为永久性生态用地保护起来,禁止在保护区内开展任何商业开发建设活动;湿地所在的村社可得到10%的留用地,用于发展集体经济,满足群众的长远利益需求。

万亩果园升级为国家湿地公园,最紧急的是实现生态恢复,这不仅需要专家学者,也需要大量懂农技的工作人员。于是,“洗脚上田”的果农又回到海珠湿地,但角色从果农逐步晋升为农业技术人员。

梁鸿健工作了10多年的玩具厂2009年外迁后,他也回到既熟悉又陌生的海珠湿地,参与到生态保护的工作中。“我们从小到大都在这里长大,对于每一寸土地都非常熟悉。”梁鸿健甚至还报考了相关技术证书,成为专业的农业技术人员。

多方合力下,通过多年的修复果园系统、恢复水网生态等,海珠湿地形成了具有岭南水乡和生态循环特点的典型垛基果林湿地生态系统。焕然新生的海珠湿地更获得2016年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成为广州第一个城市园林绿化及城市生态修复获奖项目。

“现在龙眼都不需要打药了,因为生态平衡几乎没什么虫害。”梁鸿健说,不仅曾经的绿水青山都回来了,海珠湿地还给村民提供了“家门口”的工作机会,村民们都非常高兴。

市中心的“世外桃源”

“儿子现在对海珠湿地也是非常熟悉。”梁碧莹说,7岁的儿子对海珠湿地的动植物兴趣浓厚,除了周末孩子过来找她或者外公玩,她也尽可能地为孩子报名海珠湿地推出的课程和活动。在班里,他还会拿出海珠湿地的手册向其他同学讲述他的所见所闻,“他特别以海珠湿地为豪。”

更让梁碧莹开心的是,不仅他的儿子爱上了海珠湿地,和她小时候一样在自然中长大,随着海珠湿地的名声越来越响亮,海珠湿地已经成为越来越多市民的“后花园”,越来越多孩子都可以享有一个绿色童年。

海珠湿地的一大特征是“城央湿地”,处在广州中心城区的核心区,是在权衡超过万亿土地商业开发价值和生态保护之后,最终保留下的广州“绿心”。海珠湿地强调的不是无人类踏入、只有野生动植物的“净土”,而是人类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乐土”,在强调生态保护的同时,也具备游览、教育等功能。

2015年,海珠湿地自然学校成立,是由政府主导、全社会参与的开放式自然教育平台,旨在建立人与自然沟通的桥梁,让湿地成为保护之地、教育之所、陶冶之园。近年来,海珠湿地自然学校通过开发系列面向中小学和高校的特色自然课程和户外知识竞赛活动,成为青少年了解自然的平台。

“现在,我会很自豪地向市民、游客介绍海珠湿地。”梁碧莹表示,她最喜欢做的一件事就是在海珠湿地内巡查,还时不时会很骄傲地和同事分享“那棵树是我父亲当年种的,和我一起长大”。

一流的生态环境更是吸引了一流的产业,毗邻海珠湿地的广州人工智能与数字经济试验区琶洲核心片区如今已吸引了腾讯、阿里巴巴等领军企业,生态效益带动了经济效应、社会效益。梁碧莹相信,随着海珠湿地走上更广阔的舞台,未来将成为更多人的绿色记忆。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