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付款、投资理财、购买保险……每个消费者的日常生活中,总会有这样或那样的金融需求。近日,央行发布《消费者金融素养调查分析报告(2021)》。根据报告,我国消费者对信用知识掌握较好,对风险收益关系有较正确的认识,最近两年内77.02%的受访者使用过手机付款,过半受访者对互联网金融产品和服务持肯定态度,大多数消费者处于收支盈余或平衡状态。

报告显示,在金融知识方面,85.15%的受访者知道严重不良信用记录会对自己申请贷款产生负面影响;74.63%的受访者认为高收益往往伴随着高风险;71.03%的受访者知道无条件退保相关规定;68.80%的受访者能正确认识到外币不能在我国境内流通使用;68.62%的受访者对贷款期限与月还款金额及利息的关系有一定的理解。但仅有56.59%的受访者能够正确理解复利,56.99%的受访者知道等额本金和等额本息的区别,55.24%的受访者知道存款保险最高偿付限额。在商业保险方面,只有57.02%的受访者认为保险最基本的功能是保障,48.48%的受访者认为重复投保财产险无法获得重复赔偿。

在金融行为方面,最近两年内77.02%的受访者使用过手机付款,71.32%使用过现金进行支付,44.69%使用过银行自助服务设备,43.60%有储蓄行为,40.91%会记录或查看日常收支,36.17%办理或使用过信用卡,21.82%有购买保险的行为,21.65%查询过个人信用报告,18.33%发生过贷款行为。数据同时显示,79.24%的信用卡持卡人会选择全额还款。

在金融态度方面,我国消费者对商家拒收现金持有明确的反对态度。消费者普遍谨慎对待负债消费,仅有23.57%在购置大件商品时会考虑用足贷款额度。过半受访者对互联网金融产品和服务持肯定态度,也有34.97%的消费者认为便利与风险并存。

在金融技能方面,我国消费者大多数处于日常收支盈余或平衡状态,78.41%的受访者可以应对相当于三个月收入的意外支出。71.96%的受访者知道遇到假币,要交给商业银行或公安机关。74.69%的受访者在使用ATM机时具有密码保护意识。

与此同时,报告也发现部分消费者需要提高债务管理能力。41.03%的受访者感觉债务负担较重或非常重。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