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

新京报讯(记者 姜慧梓)3月30日,丰台区举行发布会,出台智能制造领域专项支持政策,明确对企业重大科技成果转化及产业化给予资金支持等18项重点工作任务。

在当天的活动中,《丰台区加快发展智能制造产业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实施意见》)正式发布,明确18项重点工作任务,包括培育“优势产品+示范工厂+创新集群”模式、培育引进“链主”型企业等,并提出做好统筹协调、优化政策工具、加大资金支持、强化人才保障四方面保障措施。

根据《实施意见》,到2025年,丰台区智能制造规模以上企业将超过150家,高技术制造业产值翻一番。到2030年,以智能制造为主导的高精尖产业格局基本形成,智能制造成为丰台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引擎。

《实施意见》对科技创新、智能化平台建设等均提出资金支持或奖励。例如,明确对企业获取知识产权资质和开展标准创制给予资金支持;对企业重大科技成果转化及产业化给予资金支持;对企业投资研发、建设的已备案应用场景并形成示范推广效应的,按照企业投入的一定比例给予资金支持等。

丰台区科信局副局长薛明介绍,《实施意见》明确产业布局,聚焦都市型制造、消费型制造,提出发展智能制造新兴产业,比如智能数控装备、高端医疗器械、智能建造、新材料、新能源、智能家居等。此外,创新提出引导工业楼宇建设,支持打造一批产业定位清晰、企业关联集聚、服务专业的工业楼宇及综合体,推动空间高效利用。

近年来,丰台区发展智能制造已有良好基础。一方面,科技创新、科研人才资源集聚。2022年,丰台区国家高新企业实际存量突破2000家,申报量突破1000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达到35家,同比增长3.3倍,“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达到344家,同比增长178%。同时,区域内聚集了大批科研院所,拥有大批高层次专业人才。另一方面,中关村丰台园已形成轨道交通、航天航空两大千亿级产业集群,聚集轨道交通企业150余家、航天航空企业110余家。

“政府将把政策、资金、资源送上门。”活动现场,丰台区副区长赵岩林向各类企业发出邀请,参与丰台区智能制造发展,共同探索智能制造高质量发展的“丰台模式”。

编辑 樊一婧

校对 李立军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