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首届中国(青海)国际生态博览会上,新疆敦华石油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敦华石油”)作为国内CCUS(CarbonCapture,UtilizationandStorage,即碳捕获、利用与封存)领先企业,展示了其为实现“双碳达标”所探索的路径与实践。中国经济导报记者采访了敦华石油董事长徐玉兵。
实现碳中和CCUS不可或缺
在徐玉兵看来,CCUS是我国实现碳中和目标技术组合的重要构成部分,意义重大——CCUS是目前实现大规模化石能源零排放利用的唯一技术选择,是碳中和目标下保持电力系统灵活性的主要技术手段,是钢铁水泥等行业深度脱碳的可行技术方案,CCUS与新能源耦合的负排放技术是实现碳中和的托底技术保障。
徐玉兵分析,一方面,降低减排成本,CCUS至关重要。根据《敦华石油准噶尔盆地碳捕集与驱油封存管道工程可行性研究》测算,该项目中CCUS碳排投资强度低于1500元/吨。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第五次评估报告也指出:“如果没有CCUS,绝大多数气候模式都不能实现减排目标。更为关键的是,没有CCUS技术,减排成本将会成倍增加,估计增幅平均高达138%。”
另一方面,CCUS能避免能源结构过激调整,保障能源安全。徐玉兵表示,在考虑低碳/脱碳转型的同时,还要兼顾经济转型;CCUS是解决我国以煤为主能源体系低碳化发展的重要战略性技术,将为能源结构调整和绿色低碳转型提供缓冲时间,开拓新的就业领域,为构建以高比例可再生能源为主导多元互补安全高效的现代能源体系提供保障。
加快我国CCUS发展迫在眉睫
近年来,CCUS日益受到世界各国的高度重视,一些发达国家已大规模部署。例如,美国已具备大规模低成本CCUS产业化基础,其碳源主要来自大平原煤化工以及二氧化碳气藏,注入二氧化碳总量已达到7500万吨/年。为进一步降成本,累计建成近7000公里二氧化碳管线。
目前,我国的二氧化碳驱油与埋存技术(CCS-EOR)事业方兴未艾,中石油、中石化等企业都已不同程度开展实验。“我个人认为,我国CCUS大规模部署迫在眉睫。”徐玉兵说。
面对CCUS项目创新性强、建设周期长、投资大等现实难题,徐玉兵建议,支持国家绿色发展基金投入CCUS项目,撬动社会资本投入,形成合理收益模式;实现二氧化碳的资源化、规模化、产业化应用,在提高能源采收率、合成高附加值化学产品、增产生物农产品等方面,形成技术耦合、源汇匹配的跨行业新型产业集群等。
区域性CCUS网络带动全产业发展
敦华石油成立于2008年,是国内唯一的CCUS专业化全产业链高新技术民营企业,致力于石油、化工行业的节能减排、提质增效和环境保护,科技成果丰富——专利36项,发明专利12项,实用新型专利24项,软件著作权5项。
“CCUS网络布局应抓住早期机会。”徐玉兵凭借着敦华石油十多年的发展实践对我国CCUS发展提出了个人看法:优先在源汇匹配良好的区域建设区域性CCUS示范,配套布局及建设二氧化碳输送管网,加快CCUS技术研发与推广。“碳管网建设是百年大计的核心基础设施,应尽早规划、布署、实施。”
在徐玉兵的构想中,我国未来CCUS网络布局可以分为四个阶段:“十四五”期间,大规模CCS-EOR先导性验证(准噶尔、京津冀);“十五五”期间,全国区域性碳管网建设,通过煤化工高浓度、低成本、高效率的CCS-EOR回收管网成本;“十六五”期间,为目前以煤为主的化石能源企业退出提供缓冲调整时间;到2050年,考虑碳市场和碳税等激励政策,其他高成本CCUS项目将逐步具备经济性。
“区域性CCUS网络将带动全产业发展,助力碳中和愿景实现。”徐玉兵表示,后期以区域性低成本CCUS网络带动CCS-EOR、地质利用、化工利用(重整制备合成气、合成可降解聚合物、合成有机碳酸酯)、生物利用等全产业发展,助力碳中和愿景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