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江苏盐城。随着盐城黄海湿地被列入全球第二块潮间带湿地遗产,其独特风景吸引了众多的市民前来休闲娱乐,小朋友们则踏浪捡拾泥螺小蟹。湿地俨然成为新的打卡地。

据悉,中国黄(渤)海候鸟栖息地(第一期),是2019年在阿塞拜疆巴库举行的第43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会议上获准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而盐城黄海湿地成为全球第二块潮间带湿地遗产、江苏省首项自然遗产,由此晋升网红打卡地,吸引众多游客前来休闲旅游,实乃顺理成章。

据悉,“潮间带”是指平均最高潮位和最低潮位间的海岸,就是海水涨至最高时所淹没的地方开始至潮水退到最低时露出水面的范围。潮间带以上,海浪的水滴可以达到的海岸,称为潮上带。潮间带以下,向海延伸至约30公尺深的地带,称为亚潮带。在全世界,人们利用潮间带特有的生态环境,进行水产养殖活动,形成海岸常见的人文景观。

湿地是“地球之肾”,而潮间带湿地也是自然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建立自然保护区,加强湿地科普教育,发展生态旅游等绿色产业等,在应对气候变化的努力中,世界各国越来越重视湿地保护和修复,许多国家采取了值得借鉴的举措,我国也是如此。今年是《湿地公约》缔结50周年,强调湿地的作用,正当其时。

实际上,包括中国在内的世界各国对湿地保护和修复都取得了很大成绩。“美丽中国”的生态文明建设目标在党的十八大第一次被写进了政治报告。生态文明建设至关重要,只有保护生态,保护“地球之肾”生态之地,留一张白纸,才能为生态文明建设积蓄更正能量,助推“美丽中国”的实现。

当然,对被誉为“天然物种库”的湿地,无论是陆地还是海上,都要以“保护”为先。我国多年来在湿地保护工作上取得了重大进展,一批退化湿地的生态功能正在恢复,湿地可持续利用的示范模式正在形成。但同时,我国湿地的健康状况也不容乐观。因此,在充分享受湿地为我们带来诸多好处的同时,还要加以保护,如此才能为生态文明不断积蓄能,推动可持续发展,为我国的各项事业助力。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