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国内狭义乘用车共生产227.7万辆,同比增长16.3%;厂商批发销量219.1万辆,同比增长11.0%;市场终端零售销量184.0万辆,同比增长7.3%。值得注意的是,10月,狭义乘用车产量、批发销量和零售销量均低于上一个月,与往年市场的周期性走势规律相比有一定差异。
(相关资料图)
10月,自主品牌零售销量94万辆,同比增长22%,环比增长5%。市场零售份额超过五成,达51.5%,同比增长6.0个百分点;1-10月累计份额也升至52%,同比增长11.4个百分点。乘联会分析,在新能源和出口市场的出色表现,给自主品牌带来了显著增量。
11月8日,全国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会发布数据,10月,国内狭义乘用车共生产227.7万辆,同比增长16.3%;厂商批发销量219.1万辆,同比增长11.0%;市场终端零售销量184.0万辆,同比增长7.3%。值得注意的是,10月,狭义乘用车产量、批发销量和零售销量均低于上一个月,与往年市场的周期性走势规律相比有一定差异。
具体来看,生产方面,10月,狭义乘用车共生产227.7万辆,同比增长16.3%,环比下降3.6%,走势基本稳定。其中,自主品牌生产稳健,10月产量同比增长26%,环比微降1%;比亚迪、吉利、长安、长城等头部自主品牌产量更实现了8%以上的环比增长。而豪华品牌产量同比增长28%,环比下降11%;合资品牌同比增长1%,环比下降4%。
批发方面,10月,厂商批发销量为219.1万辆,同比增长11.0%,环比下降4.6%。其中,头部自主品牌依旧表现亮眼,比亚迪、吉利和长安分列10月厂商批发销量前三名,且同比增幅显著。
终端零售方面,10月,狭义乘用车共售出184.0万辆,同比增长7.3%,环比下降4.3%,乘联会秘书长崔东树介绍,“自2013年以来,国内乘用车首次出现10月零售销量环比下降走势。主要原因是疫情导致部分线下销售无法开展,尤其河南、广东、内蒙、福建等汽车消费大省受到了较明显冲击;同时,部分车展也受到影响,无法提升市场购车热情;此外,传统燃油车市场的加速收缩也拉低了整体表现,10月,新能源以外的乘用车零售销量为128万辆,同比下降8%。”
综合1-10月,狭义乘用车累计售出1671.6万辆,同比增幅扩大至3.0%,净增48.2万辆。崔东树还介绍,“新车购置税优惠政策启动,助推6-10月乘用车零售销量同比增量156万辆,贡献巨大。”
聚焦具体品类,10月,豪华品牌零售21万辆,同比增长16%,环比降29%。主流合资品牌零售70万辆,同比下降9%,环比下降6%,表现延续低迷;其中,德系品牌零售份额占比19.3%,同比下降0.1个百分点,日系份额18.9%,下降3.7个百分点,美系份额7%,下降1.7个百分点。
自主品牌表现抢眼,10月零售销量达到94万辆,同比增长22%,环比增长5%。市场零售份额超过五成,达51.5%,同比增长6.0个百分点;1-10月累计份额也升至52%,同比增长11.4个百分点。
乘联会分析,在新能源和出口市场的出色表现,给自主品牌带来了显著增量。新能源方面,10月,新能源乘用车零售销量为55.6万辆,同比增长75.2%,环比下降9.0%,市场渗透率达到30.2%,同比提升11个百分点。其中,自主品牌中的新能源车渗透率达到52.9%,市场销售份额也提升至63%,增长了2.1个百分点;豪华品牌渗透率为13.6%,主流合资品牌仅有4.6%。1-10月,新能源乘用车累计零售443.2万辆,同比增长107.5%。
出口方面,10月,乘联会统计口径下的乘用车出口量(含整车与CKD)为27万辆,同比增长42%,环比增长13%;其中,新能源车占出口总量的39%。10月,自主品牌出口19.4万辆,同比增长46%;合资与豪华品牌共出口7.5万辆,同比增长32%。1-10月,乘用车累计出口186万辆,增长57%。
展望11月,崔东树分析,“进入冬季后,县乡、农村市场的购车热情有望逐步释放,对新能源和中低端燃油车市场将带来推动;同时,电动化、智能化不断深入,加之部分企业对新能源产品展开降价措施,将助推新能源市场维持升势;此外,国内车企不断加大出口力度,预计将对市场整体表现贡献力量;再有,新车购置税减半政策实施进入尾声,观望的消费者或将转化为购买力。但值得注意的是,疫情的反弹,或令线下市场充满不确定性。”
(责任编辑:王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