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静的秋夜,仰望苍穹,皓月当空,繁星点点,是否拨动你的心弦?
中秋月“十五圆”,亮金星“秀”天宇,9月的苍穹精彩万分。金星合月、土木双星伴月、海王星冲日……今年的行星观测季已开启,晴朗的夜晚,金星、木星、土星就会露出真容。
在南京,有这样一个群体,他们一起仰望苍穹、追星逐月,探索科学奥秘、领略天文魅力。他们是——追星人!
一张值得 骄傲的名片
天文学,是南京一张值得骄傲的名片。
这里,有我国自己建立的第一个现代天文学研究机构——中科院紫金山天文台,我国天文教育的排头兵——南京大学天文与空间科学学院,我国天文与光学高新技术重要科研和发展基地、国家大中型天文望远镜及仪器设备研制基地——中科院南京天文光学技术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院士、天文学家崔向群说:“紫金山天文台是‘中国现代天文学的摇篮’。1953年毛泽东主席视察紫金山天文台时指示,我们自己也要造望远镜。后来就建设了中科院南京天文仪器厂,经过几代人的接续奋斗,发展成为现在的中科院南京天文光学技术研究所和中科院南京天文仪器有限公司。1952年高校院系调整时,我们国家把最好的几个大学的天文系都集中到南京大学并成立天文学系,也就是现在的南京大学天文科学与空间学院。无论是天文科研观测、天文仪器研制,还是天文教育,南京在国内都是首屈一指的。”
那些“追星”的日子
9月的一天,夜空晴朗,适合观测木星和土星。记者驱车一个半小时,来到南京市浦口区星甸街道后圩村九峰山天文台。过去很多年,因为九峰山山脉阻隔,使得星甸成为交通不太便利的偏远乡镇。不过,这里地处苏皖两省交界,有着良好的暗夜条件,随着高速公路的拓宽改造,交通即将便利,这里也成为南京较好的天文观测点。
九峰山天文台由星甸街道主导、南京天文爱好者协会设计,共同建设并打造成开放式的智能天文科普教育基地,旨在让普通市民快速入门天文观测。晴朗夜晚,数名天文爱好者聚在这里,观赏木星、土星,拍摄深空天体。他们中有软件工程师、通信工程师,也有医生、学生,还有自由职业者。调试设备、定时拍摄、网络直播……大家各自忙碌着。
记者带你走近他们,倾听那些“追星”的故事。
“星际猎手”发现300多颗SOHO彗星
●讲述人:徐智坚(中科院紫金山天文台在读研究生)
今年5月14日,国际天文学联合会小天体命名工作组公布了数百颗小行星命名,其中有两颗是我发现的。在火星和木星之间的小行星带,有一颗小行星是用我的名字命名的,叫“徐智坚星”。
我对天文的热爱和探索已经有十多年了,每一个“追星”的夜晚,我都会守在天文观测仪前,有时候到凌晨两点,有时到凌晨三四点,不眠不休。恒星数量庞大,观测数据量也巨大无比,要想从中发现小行星,是需要一点运气的。对我们天文爱好者来说,这是一场争分夺秒的竞赛。稍不留神,就会出现“意外”,让别人捷足先登。当然,我的“追星”战果还是不错的,这些年一共发现了70颗超新星、4颗河外新星、4颗永久编号小行星、数十颗新变星,还曾发现300多颗SOHO彗星,7颗STEREO彗星,数量居世界第三。
“老男孩”从云层缝隙中抓拍金星凌日
●讲述人:何骏(私营企业负责人)
我的主业是在珠江路经营一家公司,销售电脑产品。但是我爱好天文的年头,并不比卖电脑短。经常有人问我,每次跋涉上百公里甚至更远,在野外风餐露宿、通宵达旦,去捕捉一颗颗星星,很辛苦吧?我想告诉大家,看到闪亮星星的一刻,那份激动、那份惊喜,足以忘记所有的辛苦。
2012年6月,整个华东地区阴雨连绵,但我想拍摄金星凌日的天象。通过对整个区域天气的分析,我把观测点锁定在浙江舟山。那时候我还没有买汽车,带着一百多斤重的观测设备,坐火车、转汽车、倒公交车,终于抵达舟山某观测点。其实舟山也是阴雨天,但我巧妙地抓住了云层的缝隙,最终拍到了一半的金星凌日。也是在2012年,我为了追一颗彗星,从浙江安吉,到江苏南京、盱眙,再到山东泰安,用一周时间追逐3000多公里,终于在泰山上追到了它。
“天文小白”去年刚完成深空新秀
●讲述人:高飞翔(国企员工)
2020年5月18日,我第一次跟随资深天文爱好者去野外观测,目的地是江苏盱眙铁山寺,第一个拍摄目标是M101漩涡风车星系。
这张图片,可谓来之不易。那天,我们一行六人到达观测点后,就开始架设器材,趁着天光尚亮,要把器材组装调试完毕。这样,入夜后就能立刻投入拍摄。我早早架设好了器材,坐等北极星升起后精确对极轴。可是因为不熟悉拍摄流程,我通过极轴镜对好极轴后,就无从下手了。同伴们看出了我的尴尬,主动来帮忙,如何做曲线、实现自动对焦,如何校准、导星,再到拍摄,一步步耐心地教我。经过一夜的连续拍摄,第二天清晨,同伴们又手把手教我通过天光拍摄平场帧,教我调整曝光时间,等等。我就这样完成了深空新秀。
后来的一年多时间里,只要有好的天气,我都会和大家一起到野外拍摄深空天体,慢慢掌握并熟悉了各种拍摄技巧。
浩瀚星空点亮科学梦想
9月17日,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载着三名航天员凯旋而归。10月3日,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将发射升空。2021年是中国航天大年,在航天事业发展的带动下,人们开始更多地关注对浩渺宇宙的探索,“航天迷”“星空粉”也越来越多。
南京天文爱好者协会秘书长许军曾多年担任金陵晚报记者,长年在《金陵晚报》开设《仰望星空》栏目,为读者进行天文科普。他说:“近年来,全国各地的正规天文社团组织数量一直在增加,天文爱好者更是增加迅速。2000年前后,南京地区活跃且有一定观测经验、能联系上的天文爱好者只有20人左右,而现在南京地区活跃的天文爱好者,保守估计达数百人。”追星逐月的过程中,许军发现社会各界对天文科普的需求越来越强烈。每年都有众多学校联系协会,开展天文科普进校园活动。
“天文是比较容易吸引小孩的。”崔向群说,为广大市民,特别是孩子们科普天文知识,并不是说让他们都成长为天文学家,当然这里面会有天文学家。天文包含很多门类的学科知识,比如天文探索、天文观测设备使用,既需要数理化知识,也需要生命科学知识,科普天文知识,就是给孩子们一个机会,引导他们走进科学、对科学产生兴趣,将来就有很多人会选择从事科学和相关技术领域的工作。
许军说:“现在是‘全民追星’的好时代,南京天文爱好者协会一方面将常态化开展公众天文科普活动,另一方面将在天文专家的指导下,让有一定特长方向的天文爱好者去做一些科研辅助工作。”
“我曾经建议充分发挥天文优势,建设南京天文馆,更好地开展科普教育,对此南京市也很重视,这项工作正在推进中。”崔向群说,南京的几个天文机构和中科院南京分院有一个构想,希望集合中科院系统和在宁高校的天文科研优势,在南京建设一个天文科学与技术的科创中心,推动该领域的产学研融合发展,为南京创新名城建设贡献科学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