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洞渊阁文旅街区领略古城的历史记忆,在羊狮慕旅游集聚区体验“放慢脚步、品味生活”的慢生活康养之道……今天,当人们走入江西省安福县这片革命老区时,都会纷纷点赞这里的优质旅游资源和优良生态环境。
近年来,安福县坚定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决心不动摇,把生态文明纳入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建设战略布局的重要板块,加快将绿色生态优势转化为经济发展优势,构建更具特色和竞争力的绿色产业体系,全面推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将绿色基因融入发展
高标准打造美丽中国“江西样板”
曾经的安福县羊狮慕镇文家村,虽然景色宜人,但因位于山区,交通闭塞,村民的收入来源大多依靠山林,缺乏长期稳定增收渠道。鉴于羊狮慕镇境内旅游景点众多,各方面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方兴未艾,镇党委、镇政府鼓励全镇群众积极参与景区建设,分享旅游发展带来的红利。
“我们公司从2018年认定为扶贫车间以来,累计已经吸纳40余人次贫困户务工就业,发放工资共计80余万元。接下来,我们将根据发展需求,开发更多适合贫困群众就业的岗位,让更多群众能在家门口获得理想的工作,为乡村振兴出一份力。”嵘源温泉管理人员李拥军介绍说。据统计,嵘源温泉、羊狮慕景区、温泉山庄共有150余名羊狮慕镇村民务工,有效带动了当地劳务经济发展。
随着安福景区发展的日新月异,游客数量不断增多,民宿、餐饮等行业的缺口有力地激活了文家村群众创业的一池春水,使得越来越多群众将目光瞄准了旅游配套产业发展。民宿、餐饮、土特产销售等成为村民创业的首选。目前,文家村已经有30余户农户直接开办民宿、餐饮店等。小额信贷等惠民政策的有效落实,帮助村民解决了农家乐发展的启动资金问题。村民在生态农产品的日常营销、网上宣传等方面遇到的问题,只要找到挂点的帮扶干部,难题就能逐个破解。从曾经的“开门见山”到如今的“开门迎客”,群众真正尝到了守护绿水青山所带来的甜头。
近年来,通过积极践行“在生态文明试验区建设上做样板”发展战略,安福县取得了良好的成效。该县全年空气优良率96.9%,国考断面水质优良率100%,生态环境持续向好,成功创建第四批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第三批节水型社会建设达标县。
杜绝引进“三高一低”企业
把牢绿色发展第一关
近年来,安福县在项目招引方面十分注重环保效益,坚决杜绝引进“三高一低”企业,坚持引进和发展绿色产业项目。严格实行产业准入“负面清单”管理,从源头上管控防止新增污染源。
“我们的白水泥高白度、高强度、高稳定性和低碱性,是国内一流的绿色高端白水泥。”江西银杉白水泥总经理曾嵘自豪地说。银杉白水泥是一家集科工贸为一体的科技型企业,主要致力于特种水泥、生物质能源、城市垃圾及废弃物综合利用技术的开发和应用研究,已获10项国家发明专利和实用新型专利。
该水泥厂落户安福县高新园区是安福县着力培育和发展绿色、低碳、循环项目的成果。近年来,安福县以新发展理念为指引,着力构建循环经济发展模式,打造了以电子信息为首位的主导产业体系,全力打造以海能实业为龙头的高端数据线、移动终端外延设备产业集群。尤其是在电子信息细分领域,数据线产业链已形成比较优势,园区数据线年产能达到8亿条,将力争用5年时间把安福县打造成江西省第一个中高端数据线生产基地。
仅2020年,安福县引进投资超过20亿元的重大绿色产业项目就超过8个,其中海能科创园项目投资超过50亿元。安福县2020年全年新增规上工业企业12家,电子信息首位产业主营业务收入达59.9亿元,增长29.3%。
扩大品牌效应
实现经济生态“双丰收”
神元湖药材谷是神元湖大健康产业园四大健康产业之一。它采取“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的运作模式,先后在严田、洋溪、钱山、北华山等4个片区种植中药材3000亩,品种有黄精、重楼、何首乌、灵芝、温郁金、铁皮石斛等20多种。目前,神元湖药材谷已初步形成集中药材种植、加工及销售为一体的专业化运营模式,预计年产值可达5000万元。
山水田园湖,健康产业旺。神元湖大健康产业园培育神园旅游、宸昊园林、绿野药材、三桥养蜂等4个健康产业,建有6000亩苗木基地、200亩蓝莓基地、500亩水面生态养殖区、150亩荷塘,成功地将农业活动、产业示范、乡村振兴、湖光山色、休闲康养、生态保护等融为一体,带动周边1000余农户参与健康产业,真正实现了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共赢。
近年来,安福县依托生态优势和资源禀赋,抢抓绿色食品及大健康产业发展的重要机遇,加快建成规模优势突出、产业布局合理、发展特色鲜明的现代绿色食品及大健康产业体系。安福县深入实施井冈蜜柚“6611”工程和特色蔬菜“大品种”战略,建立井冈蜜柚基地4.2万亩、龙脑樟基地1.2万亩、高产油茶6万亩、竹木花卉基地3.5万亩、有机蓝莓基地1.5万亩,带动全县5.3万多户农户从事林业富民产业开发;粮食生产实现“十七连丰”,4.275万亩高标准农田全面完工,进度和建后管护领跑全省;今年1~6月,全县完成生产总值893676万元、同比增长14.0%,实现城镇居民实现人均可支配收入18336元、增长10.2%;全县农村居民人均实现可支配收入7466元,同比增长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