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园就在家门口,孩子们的游玩设施也是寓教于乐,真的很方便。”最近,不少天河居民发现,社区的小公园美了,高架桥下的空间绿了,生活的幸福感也强了。

120万平方米生态绿廊打造公园里的城市;城中央的“口袋公园”成为居民幸福“微空间”……6月30日,广州市天河区14个“口袋公园”崭新亮相,7个高快速路出入口完成品质化提升。这成为广州市天河区学党史悟思想,为群众办实事的缩影。打造公园里的城区,天河正亮出城市高质量发展“最美底色”。

“十四五”开局,天河区坚持新发展理念,以“绿色引擎”推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以提升生态环境质量为核心,推动生态环境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积极探索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推动形成高质量发展与高水平保护相协调的新格局,建设天更蓝、水更清、地更绿、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天河。

 

用心用情办好民生实事

城中央的“口袋公园”成为居民幸福“微空间”

出门见绿,移步入园。小区门前绿地变身趣味科普“星球乐园”,以宇宙星球为主题串联,健身器材、儿童娱乐空间一应俱全。近日来,住在珠江新城附近的居民发现,小区附近的绿地公园变了,成了幸福的“微空间”。

面对有限的土地资源,如何进一步满足市民群众休闲需求,增强幸福感?天河区住建园林局副局长郑鹏透露,天河区通过科学的前期摸查,合理谋划,针对“三不管、没人管、管不好”的零星绿地、路边节点区域,创造性推出了天河珠江新城公共绿地景观提升项目,以“文化艺术、温馨社区、趣味科普、通勤休憩”为主题,将闲置的零星公共绿地打造成14个多功能的“口袋公园”,总提升面积约5万平方米。建设范围包括南国花园、珠江公园、花城广场、太阳新天地等周边区域。

文化艺术游园、温馨社区花园、趣味科普游园和通勤休憩花园……记者走访发现,根据区域实际和居民需求,14个“口袋公园”有鲜明的主体,通过对区域活动平台、公共设施、植物绿化、配套标识等城市景观元素内容进行完善、提升,功能完善,亲民便民,进一步满足市民群众休闲需求,增强市民的体验感、参与感及获得感。

他透露,同时,天河区还将合理规划,进一步将闲置绿地利用起来,打造城市生态系统的绿色微单元,实现每个社区250米范围内至少1个口袋公园,为市民提供极具人文关怀的多功能活动场地,以满足不同使用人群的需求。

从绿色CBD出发,天河打造公园里的城市。在12平方公里寸土寸金的天河中央商务区建成区,规划建成了广州火车东站广场、天河体育中心、花城广场、珠江公园、海心沙公园和滨江绿道等公共绿地和广场,如今,14个“口袋公园”的建成给天河CBD再添绿化景观,形成了总绿化面积超过120万平方米的生态绿廊。

与此同时,花城广场开敞的城市空间因面向珠江形成了较大的风流汇聚区,配合横轴的珠江水岸一同形成珠江新城连续风速最佳体验带,成为了城市“风廊”,改善了天河CBD的空气对流,有效缓解了城市热岛效应,实现了城市绿色、生态、宜居水平的全面提升,极大促进天河中央商务区的生产和生活体系向绿色低碳转型。

“我非常开心,处处都是公园,不管是散步休闲还是遛娃健身,都有了好去处。”奥海丽江花园小区居民王女士说。

凝心聚力建设幸福城区

生态绿廊串起公园里的城区

一弯绿带绕桥底而过,增设风雨廊、大舞台和座位……在科韵路入口至环城高速公路匝道路段约2.8万平方米的空间变身绿色公园。每到夜晚,灯光璀璨,成了周边居民跳广场舞、拍短视频的热门打卡地。

这一空间,原本曾被工地废料等占据,如遇到雨天,还可能有积水。而通过合理利用,以地形打造微地形草坡、植被缓冲带,打造通透、疏朗的植物景观,并结合景观照明建设,在视线上营造出层次分明的大地景观效果,形成丰富、生态的景观空间。

因需制宜,以“共享”为注脚,扮靓生态家园。天河探索挖掘场景,依托场地内数个附属绿地,充分利用一些灰色空间-高架桥桥底空间、高速公路边坡绿地、高快速路收费站周边闲置绿地等,发挥其景观功能,拓展多元复合绿色游憩空间,增强市政地块的使用率,提升市民幸福感。

天河区建设工程项目代建局副局长顾志刚表示,天河区对广深高速公路的大观站、黄村站,环城高速公路的广从站、广汕站(燕岭路)、科韵路站,华南快速路的广园站、广汕站(长兴路)出入口7个站点开展空间改造及绿化改造等内容的品质化提升,改造红线范围总面积约22万平方米。

从居民区到商业楼宇,从高速公路匝道路段到高架桥桥底空间,天河区统筹规划,推动附属绿地集约利用,实现绿地的互通互连。注重场地内的道路绿化、街心花园、街巷空间的立体绿化、绿道、林荫道等绿色空间相连接,实现绿地网络化、系统化。

在品质化提升中,使地面铺装平整、平坦、干净,有完善的排水基础设施,做到无积水、无积尘,路面无坑凹、碎裂、隆起、溢水以及水毁塌方等情况。此外,天河区还优化标准化公交车站,服务慢行系统;优化交通掉头位,提升通行能力,完善交通微循环。

生态优先打造示范样本

以“绿色引擎”推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绿色发展理念不仅体现在对城区环境的提升中,还蕴藏在重大平台建设里。

在加速建设的广州人工智能与数字经济试验区国际金融城片区,在规划和建设上一直秉承绿色发展理念,定位为国内领先的金融集聚区、岭南特色的中央活力区、新型城市化最佳实践区和国际一流的生态理想城。

其中,目前正在建设中的金融城起步区,其设计就具有岭南文化、低碳绿色、便捷交通、智能智慧四大特点,其节能40%的技术规划的要求已经高于现有欧盟节能标准。

据悉,为节约集约用地,金融城起步区总建筑面积为660万平方米,其中地下空间就达210万平方米,与地上空间面积比达到1:2,将打造成融合交通、商业、绿色市政在内的复合型地下城市综合体。同时,地下空间将按照绿色理念,运用绿化大厅、下沉广场、采光天顶、玻璃拱廊等方法,通过光导管为地下空间引入阳光,通过混合通风系统引入自然风,确保地下空间内部环境绿色、舒适、安全。

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天河区全区建成区绿化覆盖面积达4294.03公顷,建成区覆盖率达42.4%,绿道总里程134公里,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18.23平方米,这些优异的成绩呈现出天河在生态文明建设上的积极探索,促进其打造在广州新城市中心城区的绿色低碳的高质量发展示范样本。

2020年,天河区环境空气质量综合指数为3.48,同比下降15.1%,中心城区排名第1。空气质量优良天数达到338天,同比增加32天,连续三年达到300天以上。除SO2平均浓度同比持平外,PM2.5、PM10、NO2、O3、CO等五项污染物平均浓度同比分别下降21.4%、16.3%、15.6%、11.2%、16.7%。

在水体治理上,2020年,猎德涌、棠下涌、车陂涌水质指数分别下降41.1%、22.1%、20.6%。珠江猎德断面水质消除了劣Ⅴ类,达到Ⅳ类水质标准,水质明显改善。30条黑臭河涌保持不黑不臭,达到“长制久清”。

天河区相关负责人表示,接下来,天河区将以减污降碳、协同增效为目标,以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推动创建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为主线,凝心聚力、锐意进取、奋进实干,为助力推进“老城市新活力”“四个出新出彩”等提供有力支撑。

天河将继续在辖区范围内推进“口袋公园”和绿化建设,建造分布均衡的公园体系,实现居民“300米见绿、500米见园”的目标,不断完善城市绿地服务居民悠闲游憩、体育健身、防灾避险等综合功能。在增强城市生态系统汇碳能力的同时,提升区域生态环境和经济质量的综合竞争力,以生态文明促进高质量发展。

推荐内容